首页傣族傣族历史

傣族的历史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07

傣族的语言分三种方言,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语、德宏地区的傣那语和孟连等地的傣绷语。傣族也有自己的文字,按使用地区不同,可分为傣泐文、傣那文、傣绷文和傣端文四种。长期以来,傣族人民用这些文字记载着傣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大量文化典籍及民间手抄本得以流传至今。

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源于古印度,传人傣族地区的具体年代于史无考,兴盛于12世纪以后。小乘佛教初传人傣族地区时,曾受到本地原始宗教的抵制,但由于它得到当权者的支持,在傣族地区大兴佛寺.遂使之在傣族社会渐居主导地位。小乘佛教适合傣族农村自然经济的特点,以村落为中心开展宗教活动,其在每个村寨都建有寺院,在宣经讲道的同时也接受世俗信徒的布施。傣族农村中佛寺、佛塔甚多,仅西双版纳地区就有佛寺一百二十多处,现存规模较大的佛塔有瑞丽县的姐勒、陇川县的景坎、盈江县的曼勐町三座,其建筑、雕刻、绘画皆十分精美。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也受到佛教很大影响,如傣族的传统节日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亦多与佛教活动有关。

过去傣族的文化教育由寺院垄断,男子只有人寺为僧才能通过宗教教育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故傣族男子一般七八岁起就到寺院出家,直到成年后还俗,也有少数人自愿留寺,成为终身僧侣。在没有学校的年代,佛寺便成为傣族男童学习傣文的场所,佛寺的这种教育形式被称为“寺塾教育”或“佛寺教育”。而传授的佛教经文被刻制在贝叶上。成为著名的“贝叶文化”。贝叶是用棕榈科贝多罗树的叶片,经煮、晒、压后修整成册,在册的两端打孔用绳串起。然后用特制的铁笔将文字刻在上面。再用小桐子油拌烟墨刷在贝叶上,使文字清晰地显示出来。这种工艺能防潮、防腐、防蛀,数百年后字迹仍然清晰,对保存傣族文化起到巨大的作用。

傣文贝叶文献十分丰富.仅西双版纳一地。即拥有贝叶经书八万四千卷,故人们常以贝叶经泛指所有贝叶文献,将之视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傣文贝叶文献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藏”,即本来意义的贝叶经;一类是傣文书籍,分天文、历法、文学、数学、农业、医药、历史、政治、军事等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包括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学作品。正是由于贝叶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才使傣族文学亦得到了巨大发展。

从题材来源看,傣族贝叶文学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记录、整理、改编傣族民间口传文学的作品,如《巴塔麻嘎捧尚罗》(创世神话史诗);二是引入信奉南传佛教诸民族国家的文学作品。如众多的佛经故事和印度民间故事;三是由佛寺培养的傣族知识分子创作的作品,如《占响》(英雄史诗)。从体裁样式看。傣族贝叶文学可分为散文和韵文两类:散文类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中仅长篇故事作品就有四十部;韵文类作品包括歌谣、叙事长诗等,其中在西双版纳能找出目录的叙事长诗就有五百多部。由此可见。傣族贝叶文学多题材、体裁作品的大量出现。与佛教的传人及贝叶经文的流行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傣族散文作品中,有许多古老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其内容涉及山川风物、飞禽走兽等自然万物,更关乎开天辟地、安邦兴国等英雄传奇,如《布桑该与牙桑该》、《勃俄特农》、《破葫芦开创人类》、《泼水节的来历》、《小金鹿的故事》、《金鲤鱼》、《千办莲花》等。其中的《布桑该与牙桑该》是傣族最早的创世神话。经历代流传至今,以至今日傣族人民仍把“布桑该与牙桑该”称为“我们的祖宗”。傣族地区还流传着召玛贺、艾苏和艾西等智者的故事,这些被人民理想化的人物,都具有超常的胆识谋略和过人的术能本领。

傣族韵文体诗歌,包括歌谣和叙事长诗两类,被刻载在贝叶上成为书面文学而流传后世,同时又作为口头文学而在农村广泛流传。由于口头文学的传播需要,傣族农村中出现了一批职业或半职业的民族歌手,傣族称之为“赞哈”,译意“会唱的人”。赞哈系从傣族氏族社会执掌祭祀活动的“盘赞”(意为会祭神的人)发展演变而来,是一个专司歌唱之职的特殊社会群体。进入封建领主社会后。统治者对赞哈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赞哈制”,包括授级管理、师徒授艺和演唱制度等。赞哈制在佛教传人时业已成熟,历代赞哈肩负着传承傣族口头文学的重任,他们博学强记、即兴而歌,对保存、传播傣族民间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

傣族文学以叙事长诗最为著名,如《召树屯》、《相勐》、《葫芦信》、《嘎聋》、《松帕拉》、《朗布京》、《占响》、《兰勇西贺》、《松帕敏与嘎西娜》、《苏文纳和她儿子》、《千办莲花》、《娥并与桑洛》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珍品。傣族的叙事长诗,可分神话叙事诗、爱情悲剧叙事诗和阿銮的颂歌三类。神话叙事诗与神话传说的内容基本相同.而爱情悲剧叙事诗则对封建宗法制度、婚姻制度乃至僧侣教规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最为独特的是阿銮的颂歌,它是傣族贝叶文学中的一系列诗体故事.以作品的完整性和系列性在傣族文学中自成一体。

“阿銮”一词据说来自梵文,泛指某一类型化的群体,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指古老的英雄人物,二是对理想人物的尊称。阿銮集英俊与善良、智慧与勇敢于一身,是傣族人民心目中敬仰的英雄人物。阿銮故事的作品来源有两种渠道,一是印度巴利文佛教文学《佛本生经》,二是傣族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其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伦理道德、婚姻恋爱等各个方面,堪称傣族民间故事的总汇。又因其作品数量丰富、讲述范围宽广,故民间有“百十部牛车也拉不完”之说。阿銮的颂歌,不仅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展示了傣族古代社会的历史生活画面,表达了傣族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望和人生理想,而且也以其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境界、浪漫的情调、夸张的手法、精到的笔触、艺术的语言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长久的生命力,成为傣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傣族的民间艺术也丰富多彩,尤以音乐、舞蹈最为闻名。

傣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小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宗教音乐等。民歌小曲有山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儿歌、酒歌等,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歌舞音乐有“依拉咴”(泼水节歌舞曲)、“喊马西双”(十二马调)、“喊伴光”(银鼓调)、孔雀歌等;说唱音乐是以赞哈为代表的各种演唱,多由一人演唱,另一人吹筚(傣笛)或弹琴伴奏;宗教音乐多用于礼神拜佛活动,有小乘佛教中的吟经调、净水调、受戒调、拜佛调,还有原始宗教音乐中的祭神调、巫婆调、跳神调等。傣族音乐的伴奏乐器,主要有象脚鼓、锘锣、葫芦丝、大鼓、韵板等,其中尤以象脚鼓和金锘锣最具民族特色。

傣族的舞蹈姿态优美、形象生动,舞蹈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形成以阴柔之美见长且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其中犹以孔雀舞与象脚鼓舞最为著名。傣民认为孔雀温和、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孔雀舞有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动作。其舞蹈语汇丰富,感情内在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象脚鼓根据鼓形似象脚得名,傣民认为大象威武雄壮、神圣不可侵犯,是民族尊严和精神的象征,因此他们在跳象脚鼓舞时,尽情张扬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其舞姿稳重刚健、热情豪迈,讲究鼓点和击法的变化,注重舞、乐节奏的配合。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