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赫哲族赫哲族历史

赫哲族的历史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11

赫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其远祖早在上古帝舜时是息慎的组成部分,亦称肃慎、稷慎。到了汉魏时改称“挹娄”。南北朝时谓之“勿吉”。

隋朝开皇中,称勿吉,分为七部,其中两部最大,一部分粟末部,一部为黑水部,黑水到至唐初已形成庞大的联合体,是黑龙江流域以东达东海滨地区的一大势力。

在唐初乘唐朝北伐高丽之机,黑水??由东北隅沿松花江、乌苏里江南下西进,其势力迅速扩大到松花江中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辽太祖天显元年,推翻了渤海政权,将??置于其统治下,称??为女真,后避辽兴宗之讳,改称女真。

公元1115年,女真各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推翻了契丹王朝,建立金国。金在五国部所属区域置胡里路,建立了较完备的军政合一的机构。

元朝在松花江下游赫哲族较多的地区,即原胡里改路,设水达达路,又分设五个万户府,即桃温、胡里改、亦称呼尔哈、斡朵怜、脱斡怜,悖苦江万户府,分领松花江下游、混同江两岸广大地区。水达达是指地区性或沿江而居的人们,居住在这里的赫哲族,元称之为“兀的哥”,亦有的称“吉烈迷”。明代野人女真在逐出建洲女真之后,各部落亦逐渐统一起来,在原五国部所属地区,形成了后来人们所称的“赫哲族”。

清初,赫哲族居住的区域为“呼而哈部”、“窝集部”、“瓦尔喀部”、“使犬部”和“萨哈连部”。清朝初年第一次出现“赫哲族”名称。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和使犬,而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是我国北方以捕鱼为主兼事狩猎和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自清康熙五十三年在三姓置治所之后,赫哲诸部仍维系统氏族组织,即“哈拉达”、“莫昆达”或“噶珊达”这一社会形态,处于“捕猎为生”的自然经济。

十七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略的魔掌伸向了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下游流域及乌苏里江下游 ,他们所到之处,掠夺淫杀,无恶不作,破坏了东北边疆安宁。赫哲族人民配合清军有力的反击沙俄入侵,1625年4月4日居住在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的赫哲族1000多人配合清军向窜到附近的沙俄哈巴洛夫一伙哥萨克匪徒的营地“阿枪斯克”发动攻击,消灭233个匪徒,哈巴洛夫也受了伤。直到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即我国的民国初年,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部族明格里氏,因不满苏俄的统治,思念祖国,举部迁回松花江上游定居。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赫哲族主要居住在桦川、富锦、绥远(抚远)、同江、饶河、虎林等县境内。所称赫哲的约1700人、乌苏江流域约400人,总计2100人。

伪满州国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在伪满州国的统治下,赫哲族人民又经历了反侵略、反奴役、反迫害、争生存的斗争。

日本侵略者,对赫哲族采取怀柔政策,所谓“照顾”,利用、奴役等措施。“照顾”就是给赫哲人发放吸烟证、发给大烟粉、吸食“福寿膏”,致使赫哲人鸦片烟中毒、上瘾产生依赖性,为其效力,使一些人丧失劳动和生育能力,实质是慢性屠杀。

建国前时期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在苏联红军的配合下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赫哲族人民在日伪反动势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被赶到一、二、三部落的,纷纷返回家园,因家境破产到富锦大屯投亲靠友的有十来户。其时,赫哲族聚居分布情况是:大屯50余户200多口人;混同江沿岸同江、街津口、额图、勤得利、八岔等约计60多户、200多口人;饶河县永安村(亦即七里沁)25户60多口人,总计为460多口人。

1948年1月,七里沁村的赫哲居民,分别迁到饶河县的西林子村、四排村,建国后有一部分迁回同江县的街津口。

新中国建立,赫哲族摆脱了被剥削,受压迫,濒临灭亡的悲惨命运,获得了新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民族经济持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一九五二年,葛德胜同志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天安门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葛中兴同志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选拔到国家民委机关工作,吴慧、王秀林同志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多次赴京开会,共商国事;傅明德、黄淑兰、尤金兰等人也数次参加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参与管理政府事物。

  改革开放,为赫哲族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赫乡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省、市、县对赫哲族人民的生活十分重视,也极为关注,各级领导多次亲临四排,检查指导,调查研究,帮助制定了《四排赫哲族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纲要》、乡党委、政府根据《纲要》实施了“一水带两水”的经济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渔猎生产方式,以初步形成了种、养、栽、加、捕、贸、服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1988年.国家投资建设了“西四小区”水利工程,四排乡深得其利,依托南、北灌渠、先后开发水田地1.1万亩,建成了万亩灌区,赫哲人耕种水田,由建乡初的7户耕种350亩发展到现在53户耕种3000多亩。转产率95.4%。旱育稀植普遍推广,水田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渔业生产走上了“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新路子,鳌花、鲶怀杂交等名、特、优鱼种的养殖以获成功。

畜牧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饲养大户,乡镇企业总产值连年翻番,个体私营经济也在稳步发展。

社会事业也取得世人属目的成绩,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以形成了幼儿??小学??初中一条龙教育体系,设有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电教室、综合活动室,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已建立了赫哲乡保健卫生院,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购置了“B超”“X光机”等先进设备,达到了“小病不出乡,常见病能治疗、危重病早诊断”的医疗水平,改变了长期缺医少药的落后局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一九九五年完成了乡村标准化公路建设,开通了客货运输。

乡村全面完成了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安装等工程。

今后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两特”战略,以发展特色经济开发风俗游览工程为基础,以创建名、特、优鱼养殖繁育基地为目标,以“筑堡垒,建群体”管理工程为保证,促进民 族乡的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政通人和,埠丰民安。赫哲人以礼仪文明,热情好客而闻明于世。如今正展开双臂热忱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嘉宾前来观光游览、考察洽谈、兴办实业,一展宏图,共同开发建设赫哲人世代居住的这片富蔗之地。

我们坚信,在赫哲族不断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党的民族政策的重点扶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有兄弟民族的大力支持,赫哲族崇高理想和宏伟蓝图一定能实现。

展开全部内容
下一篇:赫哲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