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政策

中国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4-05-01

中国民族政策源远流长,从秦、汉到宋、元、明、清直至中华民国,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先后实行过开拓、和亲、同化、羁縻、胡汉分治、以夷治夷等不同形式的民族政策。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民族政策,都有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一面,都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才赋予民族政策以崭薪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早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中就明确宣布:“凡是居住苏维埃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在汉人占多数的区域,亦须和汉族的劳苦人民一律平等,享有法律上的一切权利义务,而不加以任何限制与民族的歧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还提出了许多民族政策主张,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等,这些政策主张和实践,为新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大体经历形成体系、受到干扰破坏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

从1949年到1966年是中国民族政策形成体系时期。这一时目党和国家采取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1、更改带有歧视性鼬勺少数民族称谓,通过派慰问团、参观团、访问团等形式消除己族隔阂,疏通民族关系。

2、大规模地开展民族识别和民族地歪社会历史调查,深入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实际,以制定政策保障孚民族的平等权利。

3、在民族聚居地区广泛实行民族区域自台,并通过一些政策法规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4、亘过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对民族地区的民主改臣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在边疆地区实行“和平卖买,直接过渡”和在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殳主两利等政策。

6、通过发放种子、农具,对民族地区财政实孑“三项照顾”和对民族贸易实行“三项照顾”等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7、采取举办民族学院、民族学校等多种措施箝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

8、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茨语言文字的权利,发展民族出版事业,开展民族语文和双语教睁。

9、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进行少数民族宗教副度改革。

10、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专门民族工作机构,加强对民戾工作领导,等等。在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刘少奇、周鼠来、邓小平同志和民族工作杰出领导人李维汉、乌兰夫等同志,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和发展经受过波折。1958年以后,在左顷思想影响下,民族政策受到干扰。“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民族政策不仅得到了全面恢复,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占许多创新和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从理论上看,一是切底否定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明确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强调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处理民族问题。二是果断地将民族工作的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摆在制定民族政策的核心位置,是否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政策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这些理论上的转变,对制定新时期的民族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实践上看,一是具体政策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过去已有的政策规定得更加具体。如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就由过去笼统规定的“从宽录取”发展到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对散居于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而且降低分数的幅度在各个省市都有不同的规定。二是政策内容更加丰富,采取了一些过去没有的政策措施。如对口支援政策,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在内地举办西藏班的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和发展起来的。三是政策调控的手段多样化,除继续运用行政手段外,还重视运用法律、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四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政策适用对象多样化。如计划生育政策对各少数民族有所不同,对西藏的政策与其他地区也大不一样。

展开全部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