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医药维医

维医中的临床医学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4-03-31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维医学在其理论的指导下确立了一整套较为严谨的临床医疗体系,其中主要有诊断、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临床用药的方法与原则等。

诊断学:包括常见症状、检查疾病的方法、诊断原则和步骤等。

常见症状:维医对常见症状的认识一般概括为以下23种。

发热:维医认为人体所需的热量是在人体自然力的支配下,以胆液质和血液质的形式不断产生、消耗和补充,并将多馀的热量通过皮肤、肺和体液(如黏液质和胆液质)等途径自行调节,以维持体内热量的平衡。如果体内调节机能出现障碍,体内热量过多就会引起发热。发热分为每日性发热、体液性发热(胆液质性发热、血液质性发热、黏液质性发热、胆液质性发热)、消瘦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等。

疼痛:为体内寒性(黏液质或黑胆质)旺盛使神经受寒,或热性(胆液质或血液质)旺盛使神经受热,神经受压迫,外伤,炎症和毒性物的刺激等原因而引起的症状。引起疼痛的病种很多,诊断时要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疼痛发作和持续的时间,疼痛的放射和转移以及疼痛的减轻和加重的诱因等进行鉴别诊断。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分为非危险性异常呼吸、危险性异常呼吸和喘气性呼吸三类。非危险性异常呼吸分为大呼吸、小呼吸、用力呼吸、长呼吸、短呼吸、快呼吸、慢呼吸、相继性呼吸、先後呼吸、热呼吸、冷呼吸、连续性呼吸、震颤性呼吸、嗅呼吸、窒息性呼吸、非情愿性呼吸、微弱呼吸、鼻翼性呼吸等18种。危险性异常呼吸分为节律失调异常呼吸、潮式呼吸、一侧肺呼吸、困难的呼吸、蹲坐式呼吸等五种。喘气性呼吸困难分为伤风感冒性喘气、炎症性喘气、心源性喘气、气性喘气、干燥性喘气、寒性喘气和异常体液性喘气等七种。

咳嗽:根据咳嗽的病因、特点和处理的不同,分为气质失调性咳喘、炎症性咳嗽、心源性咳嗽、环境污染性咳嗽等多种。气质失调性咳嗽分为非体液性和体液性咳嗽两大类。根据咳嗽的性质又分为乾性咳嗽、湿性咳嗽、定期咳嗽、非定期咳嗽、有声咳嗽、无声(嘶哑性)咳嗽等。

咯血:系指咳嗽时排出呼吸道及肺部的出血。它是在呼吸道和肺内疾病的影响下血管壁受到损害,血管撮住力减弱,排泄力增强而引起的症状。

心悸:患者自己感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和喘气。心悸分为气质失调性心悸、心源性心悸和体弱性心悸三大类。气质失调性心悸又分为非体液性和体液性两种。

水肿: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肌肉性水肿、妊娠性水肿和月经性水肿等。

恶心呕吐:是由于胃的非体液性或体液性气质失调,撮住力减弱,排泄力增强或脑部疾患和变质饮食的刺激而引起的。呕吐分为胃源性和脑源性两类。前者先恶心後呕吐﹔後者先头痛後呕吐。胃源性呕吐的性质与注入胃内的体液类型和食物有关。

呕血:系指呕吐时排出食道和胃内的出血。其病因是血液质旺盛,血液质稀释,食道和胃壁血管撮住力减弱,排泄力增强,血管壁有毒性炎症以及溃疡和癌症等。

吞咽困难:分为气质失调性吞咽困难、精神失调性吞咽困难和体液性吞咽困难三种。气质失调性吞咽困难分为热性的和寒性的两种。气质失调也可能为全身性或局部性。气质失调性吞咽困难与咽部或食道的异常有关。精神失调性吞咽困难与精神力的过强有关。前者咽部或食道痉挛,後者咽部或食道麻痹。体液性吞咽困难系指咽部或食道因炎症、溃疡、疤痕或肿瘤而造成狭窄。气质失调性和精神失调性吞咽困难是暂时性的,体液性吞咽困难是进行性的。

腹泻:表现为粪便稀薄且排泄次数增多。腹泻分为胃源性腹泻、肝源性腹泻和肠源性腹泻三大类。胃源性腹泻分为非体液胃源性寒性腹泻、体液性胃源性寒性腹泻、胃黏膜脱落性腹泻、异常脑源性胃源性腹泻和胃源性食物性腹泻五种。肝源性腹泻分为肝源性脓性腹泻和肝源性肉水样腹泻两种。肠源性腹泻分为肠源性血性腹泻、肠源性脓性腹泻、肠源性体液性腹泻三种。其中肠源性血性腹泻分为肠黏膜脱落性出血性腹泻、肠黏膜盐碱体液性脱落出血性腹泻、肠黏膜胆液质性脱落出血性腹泻、乾便性肠黏膜脱落性出血性腹泻、毒物(药)性肠黏膜脱落性腹泻和肠黏膜腐烂性出血性腹泻等。

便血:系指排便时排出消化道内的出血。消化道的溃疡、结核、癌症、息肉,某些传染病的危象期,消化道黏膜血管腐烂、损伤等均可造成消化道内出血。若属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则粪便黑硬,若出血量大则粪便黑并稀﹔若属下消化道出血则粪便呈暗红或深红色﹔若属直肠或肛腔出血则粪便可见鲜红血并且便後肛门滴流。

腹胀:系指胃肠腔内积气过多。其原因是胃肠内第一消化或肝内第二消化受到障碍,肠的寒性气质增高,肠内胆液质不足,支配胃肠的精神力减弱或增强。需多食大麦、扁豆、南瓜、牛肉和山羊肉等食物。

腹水:系指腹腔内积水过多。腹水分为肝源性腹水、心源性腹水、肾源性腹水、腹膜炎症性腹水、肝脾等脏器受伤性水肿和癌症性腹水等。

面色苍白:分为贫血性苍白和精神性苍白两种。贫血由慢性或急性失血或造血功能障碍所致。造血功能障碍与缺乏营养、自然力减弱,或消化障碍、自然热降低、脾功能紊乱、体内消耗性疾病或肝和骨髓的造血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精神性苍白是暂时性的。

黄疸:表现为全身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分为浅黄疸和深(黑)黄疸两种。前者由血液中过多混入胆液质所致,见于肝热旺盛、肝炎、肝硬化、肝癌、胆管阻塞和全身性传染病的危象期等。深(黑)黄疸除了有浅黄疸的病因外,还有脾胃之间胆液质的通道出现阻塞,胆液质旺盛、胆液质过多混入血液中,脾脏胆液质的吸收力和撮住力减弱等。

小便异常:包括尿痛、排尿次数增多或减少、尿量增多或减少、少尿或无尿、排尿困难、尿失禁、血尿和尿混浊等。

眩晕:表现为站立时感到眼前发黑及周围的东西旋转。前者系供应脑的新鲜空气突然不足,陈旧性气体暂时增多而挡住视网膜所致。後者系胃内异常气体上升到脑而影响视力所致。眩晕分为血液质性、胆液质性、黏液质性、非体液热性或寒性、中暑性、损伤性、饥饿性、脑病性、贫血性和体位性眩晕等。

食欲不振:人的食欲与全身和消化系统器官的气质、体液平衡、三大力,人体素质、消化、感应力,精神因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很大。不想进食称作食欲减退﹔既无饥饿感,又不想进食称作食欲不振。

失眠:造成失眠的原因是全身和脑的气质异常,脑内乾热或乾寒性增高,盐碱性黏液质侵占脑组织,精神状况和消化功能异常,胃内产生的异常气体上升至脑部,精神疲劳,疼痛或瘙痒刺激和饥饿等。

瘫痪和麻痹:表现为全身或半身或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同时受到障碍。只有感觉障碍称为麻痹。其原因是脑、神经和肌腱的湿寒性旺盛,感觉力和运动力减弱,脑和神经以及肌腱萎缩,脑阻塞以及脑、脊髓和神经损伤、被压迫等。

精神和神志异常:系精神力异常的一种表现。如精神紧张、精神低落、神志迷糊、神志不清和昏迷等。

瘙痒:系由已变质的血液质、胆液质和盐碱性黏液质等刺激皮肤的神经,或皮肤不洁导致毛孔阻塞等而引起。

检查疾病的方法:维医检查疾病的方法分一般检查方法和特殊检查方法两种。一般检查方法有望诊、问诊、触诊、叩诊、听诊和闻诊等。触诊分为浅触诊和深触诊两种。切脉属于浅触诊。维医通过切脉了解患者在病态期的气质、体液、三大力等的各种状态,以及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以此估计疾病的程度和病情的预後等。维医切脉时用四指。切在前壁靠近腕关节的桡动脉上且左右相对照。切脉时注意脉搏的长短、粗细、强弱、深浅、快慢、软硬,以及充盈度、冷热节律、形状等。维医把病态脉象大体分为鼠尾弱脉、鼠尾强脉、锯齿脉、洪脉、虫蠕脉、蚁走脉、双峰脉、双起脉(代脉)、震脉和促脉等。特殊检查包括小便、大便、痰、脓液、腹水等的检查,现已开始使用化验、X光、心电图和超声波等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法,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诊断原则和步骤:维医对疾病的诊断原则是以维医基础理论和常见症状学为指导,利用各种检查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各病种的特异症状和体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诊断。诊断的步骤包括﹕通过望诊、问诊等判断患者在病前的气质和体液类型﹔确定病人在病态期的异常气质和体液状况﹔确诊主病和并发症﹔估计或推测病情的轻重、急慢性和预後。

临床总论:包括病因、疾病症状和体徵的表现形式、疾病的种类、疾病的发展阶段,对疾病危象的认识、治疗原则和方法以及用药原则等内容。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