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傈僳族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历史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12

傈僳族是我国一个古老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傈僳族曾属于“乌蛮”的一支,在唐以后的民族大分化大变迁中逐渐演变,最后在西迁过程中完全从“乌蛮”中独立出来,发展为单一民族。

两晋时期,爨氏大姓统治云南,属于彝语支数百部落,逐渐区分为“东爨乌蛮”和“西爨白蛮”,属于彝语支的傈僳族先民被列入“乌蛮”之中。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第四最早记录了傈僳族的名称,书中说:“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所谓“栗粟”就是今天傈僳族的祖先。作为“乌蛮”的一支,他们居住的地域约今川滇边界金沙江两岸的西昌、冕宁、盐源、盐边、宁蒗、永胜一带,并一直延续到元代。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他们大部分受制于“勿邓”、“两林”部落统治。由于不堪战乱蹂躏,大约在300多年前,部分傈僳族由金沙江两岸向西迁移到澜沧江东岸维西、兰坪一带地区,从这时起傈僳族居住的地域逐渐向西向南移动。

唐朝以后的宋元时期,“栗粟”之名已不见于文献记载。随着明王朝对云南统治的逐渐深入,15世纪文献中又可见到有关傈僳族的记载。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北胜州说:“有名栗粟者,亦罗罗之别种也,居山林、无室屋,不事生产……”明嘉靖年间,杨慎编纂的《南诏野史》下卷对傈僳族先民的生产、生活、衣饰都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狩猎和采集的生产方式在傈僳族经济生活中曾占有重要的地位。16世纪中叶,居住于澜沧江地区的傈僳族人口不断增殖,各个部落逐渐强大,于是经由维西、兰坪越过怒山而进入怒江地区。当时怒江峡谷人口稀少,森林茂密,擅长弩箭的傈僳族有了适宜的环境。此后,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200多年中,傈僳族又有几次大的迁徙行动。1803年(清嘉庆八年)恒乍绷起义后的一次大迁徙;1821年(道光元年)永北傈僳族唐贵起义后的大迁徙;1894年(光绪二十年)永北傈僳族丁洪贵、谷老四起义后的大迁徙。这几次迁徙使傈僳族大规模进入怒江地区,并向着更远的地方迁徙,按照傈僳族的说法是,“顺着太阳落的方向迁移”。因此迁徙中,有成批的傈僳族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境内;另有几批向南沿着澜沧江、怒江,经由镇康、耿马、沧源、孟连,抵达老挝、泰国等国,这就形成了傈僳族大分散小聚居,跨境而居的分布状况。由于这种大分散的居住格局,决定了不同地方的傈僳族受自然环境和相邻民族的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就各不相同。20世纪初,各地傈僳族社会发展状况,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居住于内地如大理、保山、楚雄等地的傈僳族,他们已进入了农业经济时代,政治上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第二类是,居住于川滇边界地区大小凉山周围的傈僳族,受彝族奴隶制影响,出现了中小奴隶主;第三类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还处于家长奴隶制发展阶段。

傈僳族人民具有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家园、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对反动统治的奴役和压迫敢于奋起反抗,而对外来侵略者,敢于拿起武器抗击,保卫家园。从18世纪到19世纪,傈僳族人民为反抗压迫和剥削,抗拒外来侵略,掀起了多次起义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泸水弄更帕、枝花帕领导的反清斗争。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泸水秤戛寨、弄更帕等人,因不堪永昌府清官吏的压榨,集合数百名傈僳族群众举起了反抗的义旗。射杀团练数人,同时阿昌族、景颇族群众也配合斗争。起义民众攻占了片马、鱼洞等寨,杀死头人。云贵总督调遣官兵加以镇压,最后弄更帕被捕牺牲,起义宣告失败。1748年,300余名傈僳族群众在枝花帕等人领导下再次起义,在清官军镇压下,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后来又发生了数起傈僳族反清起义,其中以维西恒乍绷起义和永胜唐贵、丁洪贵领导的反土司起义最有影响。恒乍绷起义发生于1801年,起义联合了怒、白、汉、纳西等族群众先后消灭了康普土司及清朝官兵,起义历时3年之久,迫使清朝查办了维西厅守备及其他贪官污吏。

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向怒江,以“探险”、“传教”等活动为名进入这一地区,企图攫取怒江地区的资源。英帝国主义于1886年占领缅甸后,进一步窥伺我中缅北段未定界。在帝国主义对我怒江边疆发动侵略的过程中,爱国的傈僳族及各族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07年,愤怒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藏族群众烧毁教堂,驱逐入侵者。1908年,傈僳族还杀死了潜入福贡的德国入侵者。1910年12月,英军先遣部队100余人到达拖角,于1911年1月4日侵占片马,在鱼洞、岗房等地建兵营,烧毁片马的汉学堂。英帝侵占片马后,我国人民十分愤慨,片马、古浪、岗房等地的傈僳族、景颇族、怒族、汉族、白族人民在片马管事勒墨夺扒及褚来四等人的率领下,在岗房附近对侵略者进行英勇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片马人民的抗英斗争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援和世界公正舆论的声援,迫使英军几次撤离片马。

1935年,傈僳族在福贡地区开展反抗国民党设治局苛派勒索的斗争,占领设治局20天,杀设治局长。1941年至1943年间,日本侵略者从缅甸进入怒江地区,傈僳族同胞同汉、傣、景颇等民族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极大牺牲,迫使日本侵略军不敢越过怒江。傈僳族人民几个世纪的反侵略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气焰,对捍卫祖国边疆主权,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