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侗族侗族历史

中国侗族历史文化探源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08

正如我不单纯地认为乌江河套一带的酒文化是古代盐道上的挑夫们喝出来的,我也不单纯地认为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是古代乡民们在山谷中编出来的。中国西南地区在商周以后已经边缘化,中古以来都属于边地。这种至今依然存留于西南僻壤的东方酒文化和东方民歌文化的桂冠,必定既与古代先民的劳动生活有关,也与某种曾经存在的自成体系的地域文明有关。在《夜郎国志》、《竹国夜郎》书稿中我认为,乌江以北、长江以南今遵义、泸州、宜宾、毕节、铜仁一带的乌江河套及周边地区的酒文化,与远古时期的赤帝部族、上古时期的鱼互部族、先秦时期的鳖巴部族、秦汉时期的濮人、后世的仡佬族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与商周时期的鳖国、秦汉时期的夜郎政体密切相关。北盘江上游一带属于战国、秦、汉时期濮人的拓展区域,也是巴文化与越文化重叠的区域。汉代的鳖县、符县、平夷县、夜郎县均属于这个部族文化的核心区域,到了晋代分鳖地半为平夷郡(今遵义、毕节、及泸州南部一带),半为夜郎郡(今安顺、六盘水一带)。萧梁时期彝部占领该地区,唐末彝部退出原鳖县(今遵义及毕节东部)一带。唐末再起的播州杨保族,就是后世的仡佬族。那么世居今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广西西北部的侗族,其民族文化形成的大致线索又是怎样?

一、战国、秦、汉时期云贵高原东段的四大民系

战国、秦、汉时期云贵高原东段的世居民族可以分为四大民系:巴濮民系、苗瑶民系、彝罗民系、骆越民系。濮越混称、夷濮混称,都是夜郎时代部族大团结的结果。中原学者从外面看起来西南夷都差不多,所以中古以后的文献当中常常濮越混称或者夷濮混称,当代学者则更加随心所欲地乱称。另外,中古以后的文献当中也时常将本地区的所有民族混称苗人。许多文献中记载的苗人,并不一定属于苗瑶民系。而僚、蛮,属于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称,并不特指某族。 1、巴濮民系巴濮民系世居长江上游一带,即上古鱼互人,商周鳖巴人,秦汉时期的濮人,后世的仡佬族、土家族等。战国、秦、汉时期,即夜郎时期,巴濮民系的势力向南拓展到珠江流域,一度影响中南半岛今越南一带。珠江上游地区零星分布的佯人(布央人)为其流裔。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研究院杨铭《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的历史文化渊源》:[土家族自称“比兹卡”,其中“比兹”是名称本身,“卡”等于“族”或“家”。而古代与中古的巴人,自称中也有带“比”的音节,如地名方面,巴人曾经活动过的区域内有:湖南的白抵城、百曳滩,湖北的百节峒、北佳坪、白脊山、柏子山、白雉山,贵州的必际县,重庆的百节、柏枝山,以及一些带有“鳖”或“别”的地名如“鳖县”等。在人名、姓氏、族称方面,在巴人活动过的区域或历史中,有:胚氏、“斑子”与班氏、“复夷”、比跻、必际、鼻息、等]。

公元前4世纪蜀国、苴国、巴子国就被秦国所灭,而已经混同的巴人、蜀人在西南地区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并没有终止,战国秦汉之际夜郎国真实地屹立在中国西南的土地之上,夜郎民系仍然是西南地区的主体民系。而土家族的“比兹”,就是“鳖”。“比兹卡”,字面意思为“鳖族”、“鳖人”,泛指没有汉化的所有巴人。鳖巴本为巴濮之一支,巴濮后裔何以泛称“比兹卡”?与夜郎作为最后的巴濮土著中心的历史相关。鳖巴是最古老的巴,也是最后挑大梁的巴。 2、苗瑶民系《舜典》:“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扬也。”?《六韬》:“尧伐有苗於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丹水以服南蛮”。汉代刘向《说苑》: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

《史记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即今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带。三苗者,三毛也,南蛮也,九黎之余、荆楚之先也。九黎的范围确实很大,但是大部分民系已经消失融合入华夏民系,三苗是有较为清晰记载保存了更多个性特征的九黎后裔。商周荆楚仍称南蛮。周成王封季连的曾孙熊绎于楚,所以屈原有“帝高阳之苗裔”,并不代表大部分楚人。西周晚期楚国西扩臣服老鳖国等,设置黔中郡,楚人大举进入乌江中上游一带。秦灭楚之后,没有汉化的楚人依附夜郎国成为夜郎苗部。实际上鳖人和苗人在黔中郡时代已经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所以夜郎时代大部分苗部在鳖部之内。 3、彝罗民系彝部谈指、谈稿等部与鳖部世代联姻。今云南曲靖西北汉代有铜濑县,铜濑县有谈虏山,谈虏山出谈指、谈稿、镡封等部。谈虏音转铜濑,故有铜濑县。彝部实际上居住在乌蒙山东西两面,谈虏山是更早期的一个中枢和源头。夜郎时代彝部与鳖部联姻,向南拓展至南、北盘江以南地域。彝部杜宇部族在鳖部开明氏之前主宰古蜀国,彝部与鳖部的联姻应始于杜宇部族退回朱缇之时。杜鹃啼血之谓也。古彝文 《指路经》:“邛都国 为甥所居在左,夜郎国在右,且同亭为国都”。又“祖母住靡莫,父住螳螂地,孙住夜郎国。撑天立地建国家,多同天生子,管诸多小王国,管天又管地”。表明:战国秦汉时代,娄山与凉山实为世代连襟,亦即挑担关系,乌蒙山为老泰山。《史记》所记夜郎以西靡莫之族其实也是以彝部为大,西汉时代汉武帝扶持滇国为大,以分化西南夷,所以有“滇,小邑,最宠焉”一句。在夜郎强盛时代,邛都国、滇国一带都属于广义的夜郎彝部,《后汉书》记载夜郎“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而不说“西连滇国,北临邛都”,就是这个原因。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王正贤《从彝文文献记载探索古夜郎》:“根据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之名是以国君夜郎的名字命名的,分为武米、洛举、撒骂、金竹4个历史时期。武米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4个历史阶段。夜郎时期,夜郎国只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联盟,并与周朝建立了联系。采默夜郎统治的联盟有5个成员国;多同夜郎统治的联盟有6个成员国;兴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其中有7个归其直接统治;苏阿纳夜郎统治的联盟有9个成员国;洛举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撒骂夜郎的盟国有6个,直接统治的邦国有4个;到金竹夜郎时,所统治的邦国达到了39个”。在中原文献里,兴就是末代夜郎王。在彝族文献里,兴和苏阿纳属于同一个历史阶段。这反映:(1)、多同以前很长时期至多同时代,鳖部、彝部都由鳖部夜郎王统属;(2)由于汉朝的介入夜郎联盟成员越来越分散,采默时代5个,多同时代6个,兴和苏阿纳时代共19个;(3)、末代夜郎王的时代,鳖部夜郎有10个成员国,彝部夜郎有9个成员国,且分属两个王。(4)、鳖部夜郎完全覆灭之后,彝部夜郎延续了洛举、撒骂、金竹3个历史时期若干世纪,这和东汉之后彝部重新在云贵高原建立众多邦国的历史相符,而这在中原的文本里已经不称为夜郎。

4、骆越民系战国、秦、汉时期骆越民系的前身是周代的牂牁、雕题、交趾等国,更前身是四千多年前的象国,象国的前身是敢壮山的布洛陀部族,布洛陀部族是九黎部族的一个支系,是更早期从第一阶梯走下第二阶梯走到第三阶梯的昆仑民系,但是他们保存了更多的个性特征。尧舜禹时代南方有象国,文献记载象为舜弟,王阳明《象祠记》记录了明代贵州民族仍然祭祀象。舜弟,非舜之弟,反映舜部族与象部族曾经结盟。大禹崛起之后象部与鳖部结盟,即所谓巴蛇吞象。秦代曾设置象郡,管辖五岭以南至大海。牂牁国灭之后,越人余部有勾町、漏卧、漏江等尊夜郎为王,形成越部夜郎。公元前111年,汉朝斩头兰、置牂牁,早期牂牁郡治在红水河流域越部的势力范围。《汉书》:汉孝昭始元年间“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句町王”。公元前27年汉朝斩末代夜郎王苴兴,“句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汉朝进入夜郎地区之后,鳖部与越部之间存在竞争。骆越民系包括今天布依族、壮族等民族。古代僮家、仲家的称呼,应与东周时期珠江上游红水河流域的牂牁古国有关。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夜郎国与且兰国

1、以鄨邑(鳖邑)为中心,东起洞庭湖畔,西到大凉山麓,都是比兹卡,这才是战国、秦、汉之际夜郎称雄西南真正的基本盘。清代刘懋森《竹王墓》诗中”半壁河山巴子国,一封印绶汉家恩”,就是我认为以鄨邑为中心,东起洞庭湖畔、西至大凉山麓的汉代巴濮系部族势力概念。古之比跻一带,今之毕节一带,也属于濮人世居地,晋代以后才为彝占。古之普里,今天之北盘江上游地区,商周属越人世居地,战国秦汉成为濮人聚居地,是巴越文化重叠区域。 2、夜郎王不仅直接管辖鳖巴系各部族,而且直接统率大乌蒙地区毋虎之邦各部族。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巴彝两部族之间的世代姻盟是夜郎氏称雄云贵高原数百年的基石。 3、三节竹筒的历史记忆与夜郎时代云贵高原东段濮、彝、越三大部族大联盟的历史事实吻合,北盘江上游正是这三大部族势力交融之处。竹王与遁水圣母的二元信仰,反映三大部族之间的相互联姻关系是大夜郎联盟的基础。 4、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其(夜郎)西靡莫之属”,靡莫以东的夜郎国,就是后世史学界所指“小夜郎”的地理概念。司马迁记载的夜郎,即小夜郎,主体是巴濮民系。今毕节东部、泸州大部、遵义全部、铜仁西部、重庆南部一带,即乌江河套大娄山及周边地区,即商周时代的鳖令国,是战国、秦、汉时代夜郎国的核心地区。今宜宾、泸州、遵义、铜仁、毕节东、六盘水东、安顺、贵阳、渝南、渝东南、湘西北、鄂西南,属且同国,即小夜郎。 5、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在蜀郡檄外有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汉代交趾刺史部在今梧州一带,滇国在今云南中部,邛都国在今四川西昌一带。大夜郎联盟及部族势力范围包括今贵州全部、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和西部、云南东部和中部、湖北西南部。范晔的记载,反映整个“大夜郎”的地理概念。是大夜郎的地理概念,包含了且兰国的范围。

6、远古部落,有氏无姓。战国时代,夜郎氏以“苴”为姓。《华阳国志·南中志》:“(夜郎)氏以竹为姓”。其实应该是以“苴”为姓。“苴”与“竹”通。 “苴”,巴人姓氏,南方古音[BAO]。英文以“竹”为[BAMBOO],证明很遥远的时代东、西方也有交流。中国北方音[JU],南方人又化为[ZU],其实发音很近,也就是“竹”。“且兰”之“且”,《史记索隐》:“音子馀反”。即[ZU]。公元前368年,蜀国开明氏占领巴子国嘉陵江上游一带,开明五世封其弟葭萌于此建苴国,都邑名土费城。而鳖国应龙氏开始形成苴同部、苴兰部等部。苴同部就是夜郎国,苴兰部就是且兰国。

汉朝保留给多同的最后领地名叫且同国,又有且同亭,证明多同以“苴”为姓无疑。苴同国即竹筒国,且同亭即竹筒亭。苴兰国即竹篮国。

且兰国,夜郎王近亲或同宗。且兰国及附属君长国包括:今天铜仁地区南部、黔东南州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且兰邑为中心。多同,大竹筒,大王,竹王,夜郎王。多同就是夜郎王,是历代夜郎国王的通称,也专指公元前135年与唐蒙会盟的夜郎王。头兰,大竹篮,大王。头兰是历代且兰国王的通称,也专指公元前111年被汉朝八校尉斩掉的头兰。且同部与且兰部并非平行关系,且同部就是夜郎本部,且兰部源出于且同部,且兰部下属于且同部。中世播州杨氏土司与平越州土司就是这种关系,地理空间也差不多,历史确实惊人地相似。

三、侗族:既是仲家,也是仡佬,又是苗。侗族文化是越文化、巴文化、楚文化的融合。

侗族是古且兰地区的世居民族。侗族主要分布于今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广西西北部。侗族的分布与汉代且兰国势力范围大致重叠。侗族:既是仲家,也是仡佬,又是苗。是越、巴、楚文化的融合。是最奇特的民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记载:“对于侗族的历史源流,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四种:一种认为侗族是土著民族,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第二种认为,侗族是从都柳江下游的梧州一带溯河而上迁徙到今日侗乡的,因为南部方言的侗族中都流传有“祖公上河”的迁徙歌谣;第三种认为,侗族是从长江下游的温州一带经过洞庭湖沿沅江迁徙来的,因为北部方言的侗族中流传的“祖公进寨”歌有这样的传说;第四种认为,侗族的主体成份是土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从外地迁来的其他民族成份。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事实上古且兰地更多地属于越文化、巴文化、楚文化的融合。古且兰地的主体世居民族侗族,既是仲家,也是仡佬,又是苗。古代侗族自称“仡伶”、“仡览”、“仡僚”、“仡榄”、“仡偻”、“金佬”、“金绞”,与“仡佬”高度近似。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也与“仡佬”高度近似。这些自称都带有鲜明的夜郎时代的痕迹。所以今天存留的侗族大歌,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且兰遗风。“仡”,南音同“佶”,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北宋时用汉字双音切记为“佶伶”,南宋时变为“仡伶”。干族、佄族、更族、金族、康族等名称,都属于“仡”的南音转化而来。

由于地处楚、越、巴之间,历史上侗族的某些支系也被称为“峒苗”,或者“仲家”。整体而言,侗族与本地区周边越人、巴人、楚人都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汉晋以后该部族的主流自我身份认同来看,简单地将侗族理解为越人的一个支系,显然不够准确。当代一般资料称“侗族直到唐代以前仍处在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与史实不符。最晚在且兰时代(战国、秦、西汉)侗族生活的地区已经进入奴隶君主制。汉晋时代原且兰国的土地上设置毋敛、且兰等县,应属封建郡县制与土著领主制的混合形态。而且在两汉时代的毋敛、且兰等县,朝廷派遣流官、派驻军队,实行了有效的管理和垦殖。

四、洞族之洞今何在

侗族,古代文献也称为“峒人”、“洞家”。洞族之洞在何处?云贵高原及周边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何处无洞?湖北宣恩县民宗局吴光友《侗族洞文化初探》:侗族生活习俗、语言等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民族。原始侗人生活多居山洞。因而被称为“峒蛮”、“峒人”或“洞人”。封建社会时期,由于战乱、天灾等原因,侗人亦多居偏僻荒野之地,或依山傍水建造干栏而居,或族众聚居,连接成寨。但仍有不少侗人因习俗或经济落后制约,尚居于山洞。唐代以后,火药用于战争、建筑、修筑道路、或用于矿物采挖。除居于山洞的侗人外,因获取火药的主要原料——生硝(或称“洞硝”),生产于山洞,故有不少人经年累月在山洞生产、生活,这就形成了以侗族为主体的山洞文化,即侗族“洞文化”。广西地方志协会冼光位主编的《侗族通览》:根据史籍记载,唐末宋初,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已经普遍存在于今日黔、湘、桂边界的广大侗族地区。从《杨再思搭救飞山洞》的传说来看,当时在黔、湘、桂边界的侗族地区,已有“南十洞”、“老三洞”、“飞山洞”等组织名称。侗族形成为单一民族,很可能是从类似于款的部落联盟中发展形成的。洞族之洞,到底是自然的山洞,还是一种曾经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那么云贵地区何处没有山洞。那么土司时代被命名为洞、寨的地方何止侗族生活地区。还是回到这块土地真实的历史吧。且兰古国的传统中心在何处?《汉书·地理志》:“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无水,今之舞阳河。沅,即沅江。故且兰,就是且兰古国的传统中心且兰邑。《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显示,且兰古国的传统中心且兰邑在今舞阳河上游地区,一般认为在今贵州黄平、福泉一带。元明清时期有平月长官司、平越卫、平越府、平越州的建制,地在舞阳河上游一带,即《汉书》记载“故且兰”一带,即今之福泉、黄平、瓮安一带。按土司历史,则属播南地区。汉代且兰县在何处?《水经注》:“豚水东北流迳谈藁县,东迳牂柯郡且兰县,谓之牂柯水。水广数里,县临江上,故且兰侯国也。一名头兰,牂柯郡治也”。此牂柯水必为今红水河干流,不是支流。汉代牂柯郡治与且兰县治在红水河干流,即今贵州、广西交界地带。今世学者故意将红水河干流与支流混谈,所以弄出某地既是夜郎县又是且兰县之笑谈。红水河干流,出贵州,在广西境内今有天峨县、东兰县。今东兰县名与头兰有关。汉代这里并不属于一般认为的郁林郡,而是属于牂牁郡。宋代曾有兰州的建制。“头兰”,南音“豆兰”、“斗兰”,与“东兰”接近。“头兰”之“头”,本来的发音接近[doung]。郦道元记载汉代且兰县“一名头兰”。“头兰”乃对且兰国君的称呼,本是人名,后作地名。而且兰古国的世居民族侗族,其同宗的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称为“斗”,可见“头兰”、“斗兰”也作族名。洞族之洞,其最早的来源应该是“头兰一族”之“头”,也是且兰古国居民的自称。类似“仡伶”、“仡览”,应属一种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认同。

五、侗寨鼓楼和风雨桥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楼。一般一姓一座鼓楼,一个寨子有几姓侗族居民就有几座鼓楼。侗寨鼓楼的功能相当于汉族的宗祠。侗寨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今作为贵阳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贵州民族文化宫的外形风格应属侗寨鼓楼。风雨桥是侗族地区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侗族通览》:它(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无论何种鼓楼,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用一根长约3米的木柱或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并套上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使顶尖部成葫芦型,犹如塔尖,凌空而立。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顶盖形状有四角、六角或八角。顶盖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窝百孔窗,其周围木雕像燕窝垒泥点,工艺精巧,造型别致。中部是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檐一般都是六角,亦有简便的四角或复杂的八角。每方檐角均为翘角,层层叠叠,重檐而上。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楼身以四根粗大、笔直的长杉木为主柱,从地面直通楼顶,极为壮观。楼内或雕塑,或绘画,鱼虫鸟兽,栩栩如生。

下面是坚固、宽敞、实用的楼底,多为正方形,四周有宽大而结实的长凳,可供人歇坐。中间是一个圆形大火塘,由各户轮流供柴生火,夏驱蚊虫,冬可取暖。 鼓楼由各村寨群众投工献料,集资筹建,由侗族能工巧匠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整个建筑没有图纸,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中计算。这种能工巧匠遍布侗乡,尤以贵州黎平、从江等地为最多。北京、深圳等地新建的侗族鼓楼,都到黎平等地去请工匠。 侗寨鼓楼为数很多,仅贵州从江、广西三江两县就有220余座;仅广西龙胜平等乡平等村就有11座;而黎平肇兴,一个寨子就有5座雄伟壮观的鼓楼,故被中外游人称为“鼓楼群”。《侗族通览》: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风雨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为木质结构。桥梁跨度一般不超过10米,以适应有限的木材长度。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桥架就放在桥墩上面,而桥墩与桥台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只凭桥台和桥墩起着架空的承台作用。它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学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风雨桥遍布侗乡,尤以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贵州从江、黎平等地为最多,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地区共有风雨桥330余座,仅黎平肇兴附近的河溪上就有5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这样的建筑,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在中国古代即使是汉族聚居地的普通村寨,也不容易看到类似庞大的单体建筑。通常要在州县以上的社区,才有如此的实力。那些散布于群山深处的侗寨鼓楼和风雨桥,就是一种语言的存在和延续,它们在诉说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且兰,实亦文教之邦也。六、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5年已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歌舞历史久远,一般认为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辰、沅、靖州等地,有仡伶、仡览…… 男未娶者,以金鸡插髻……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明邝露《赤雅》:“峒亦僚类……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侗人……暇则吹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琴……以为乐”。《靖州直隶州志》:“……侗每于正月内,男女成群,吹芦笙各寨游戏。彼此往来,宰牲款待,曰跳、歌堂,一曰皆歌。中秋节,男女相邀成集,赛芦笙、声震山谷……”。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就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踩芦笙”时的情景作了具体描绘:“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 事实上侗族大歌的形成,有更为久远的部族历史文化渊源。

1、先秦时期越族先民能歌善舞。《越人歌》古词: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饣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越人歌》古译: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越人歌》字面的意思更近爱情表白。刘向的记载几层转折,让人头疼。《越人歌》或者本为先秦时期寻常越人古风,被刘向嫁接进了他的故事,令后来的注家越弄越复杂。《越人歌》显示先秦时期越人善歌。遇到几个版本的今译,均不喜欢,试译如下。

2、清陆次云 《峒溪纤志》:“粤西有峒人,弹胡琴,吹六管,女善汉音楚歌”。楚国是先秦时期中国南方的音乐殿堂。地处巴、楚、越之间的且兰国,前期与楚国并存。且兰地区的音乐,借鉴和保存了楚国的音乐元素。当代侗族大歌多声部巧妙融合的高级音乐形式,是其享誉世界的关键。这样的高级音乐形式,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古代乡民们在山谷中行歌坐月的时候编出来的,它必定和曾经存在于本地区的且兰政体有关,也必定和曾经传播于本地区的楚国音乐文化有关。 3、《华阳国志》:“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且同、且兰都出自鳖巴,夜郎灭国之后其王室宗族称为苴巴,唐以后称杨保族,即后世仡佬族。夜郎氏“以竹为姓”,实即以苴为姓。苴不是草,而是竹。且兰是巴人建立在巴、楚、越之间的邦国。巴人也能歌善舞,其音乐元素随且兰政体融入巴、楚、越之间。《赤雅》:“峒……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顿首摇足,为混沌舞”的情景类似巴人古风。 4、印度佛教音乐文化通过古代东南亚骠国(今缅甸北部一带)传入云贵及中原,侗族音乐文化也有其色彩。

诗云:

巴风楚韵越人歌,鸟语蝉鸣天籁情。

仡伶兄弟顿首舞,毋敛丝竹喧南音。

侗寨鼓楼越春夏,风雨花桥连古今。

黔湘桂边云山秀,头兰如何未发兵?

诗注:

“夜郎侯始倚南越”,太史公《史记》一语尽述当时的大历史背景。班固《汉书》也引此语。今世学者一般将“倚”解读作“依”,两字意思大致相近,略有区别。公元前135年,番阳令唐蒙上书汉武帝,建议汉朝联合夜郎攻打南越。同年,汉武帝派遣唐蒙会见夜郎王多同,设置犍为郡于鄨邑(今遵义),多同、头兰等封侯,且同、且兰等部名义已入汉朝版图。平南越后汉朝封多同为夜郎王。公元前111年,汉朝与夜郎联兵攻打南越国,“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觽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秦汉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大变革之际,当周边的原属巴国、蜀国、苴国、楚国一带的奴隶都纷纷变成平民的时候,云贵高原之上的奴隶制君主们也将接受考验。夜郎文明及且兰文明融入中华文明,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所幸的是夜郎王多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且兰侯头兰的最终选择给历史留下遗憾。平南越时头兰如何未发兵?其谓“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或者高原君主留一部之兵以防不测,毕竟此前的地区秩序属于夜郎主导;或者头兰与多同的思路有了分歧,毕竟且兰近越。文献中没有清晰的结论,我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头兰不发兵也罢,如何又杀汉使和犍为太守?这是不同寻常的历史细节,《史记》、《汉书》均未评一字,其原因更加难以探究。是年,汉朝不仅平南越,而且诛头兰、邛君,杀筰侯,显示在南方深入推进郡县制其实是当时的既定国策。“南越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厓駹皆振恐,请臣置吏”。西南夷地区“卒为七郡”:犍为、牂柯、越巂、益州、武都、沈犁、汶山。南越地区置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秦朝在南方建立了粗线条的郡县制。许多地区属于秦朝名义管辖,部族实际控制,所谓徼外之地。而且秦朝享国仅有十五载,根基未牢。中原王朝在南方地区真正建立和实行比较完善的郡县制应该是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夜郎时汉武帝21岁,汉朝“平南越”及“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时汉武帝45岁。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