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族白族文化

白族的舞蹈特色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4-11-28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白族先民之一的滇僰已将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之纹饰中有铜鼓舞、芦笙舞、羽舞、鹭舞、盘舞、盾牌舞等等。在一个铜扣饰上,铸有八人组成的歌乐舞组合图像。至今流传在山区的各种原始舞蹈种类还有鸟兽类舞蹈、踏歌舞、巫舞、踩牛舞。如鸟兽类舞蹈为无歌相伴的纯舞蹈,流行于怒江勒墨白族青年妇女中。人数不等,以步伐为节奏,以双手和身段的变化描述模仿鸟兽牲畜动作及人们采集、劳动行为。1984年的表演达12种之多。洱源西山对纯舞蹈有个专有名词叫“力格高”,老少皆喜,尤为少男少女热爱。表现内容与勒墨白族农事生产内容相同。舞蹈动作达16种。为一步插、二步插、互插、互旋转、四梅花、四相迎、五子登科、狮子纺麻、鸡反毛、老鹰展翅、前后跳、单双脚跳、快纵、搓衣洗线、羊羔吃奶、马踢脚等。

南诏、大理国白族先民开始大量吸收汉文化,中原汉人舞蹈品种输入白族地区者不少,唐宋以来大致有:耍马舞、耍狮、耍龙舞、耍麒麟舞、耍鹤舞、渔樵耕读舞、霸王鞭舞、“鹿鹤同春舞”、八角鼓舞和兵器舞等等。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