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族汉族文艺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10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六个民族的大家庭,由于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汉族民间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人民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理想、审美习惯都大不相同,使民间舞也各具风采。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人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东北秧歌是我国东北三省广大地区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以热情火爆、幽默风趣著称。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种形式。东北秧歌的教材以“高跷秧歌”为基础,吸收了“地秧歌”、“二人转”中的舞蹈成分,既保持了来自高跷的“眼劲”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又把艺人的表演精粹升华为“步法”、“手绢花”、“鼓相”等单元训练和典型的表演组合,成为系统的民间舞训练体系,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东北秧歌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以下这些具有风格特色的舞态、律动、节奏、道具使用及音乐伴奏和秧歌队形中。

①东北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口良劲”,这种“眼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亦有关,

②东北秧歌律动的基本特征: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除以上走相、稳相、鼓相外,东北秧歌的手绢花更是丰富多彩。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

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感情丰富、性格多样。

⑤东北秧歌中曲直交错、点线分明的各种场图是东北秧歌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就形态而言,有一队舞者舞成的“龙摆尾”,有两队舞者舞成的“二龙吐须”、“剪子鼓”,有四队舞者舞成的“双蒜瓣”、“四角花”等。东北秧歌的场图讲究对称、对比、均匀、统一,并且注重从生活原型中捕捉形象,“盘肠场”、“葫芦场”、“编蒜瓣”、“卷白菜”等等都是如此。丰富的场图变化使舞步显得更为变化多端。正是这些蕴藏着无穷意趣和宏大气势的流动线,使得东北秧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艺术线条美。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的汉族民间舞,流传在云南玉溪、篙明、弥渡、罗平、建水等地,以优美轻盈著称。传统的花灯歌舞表演形式有三种:一是集体花灯歌舞,二是情绪性的集体歌舞,三是情节性的花灯歌舞。欣赏云南花灯应注意把握以下风格特征①云南花灯歌舞体态的基本特征:身,自然摇动,如柳丝飘动;脚,不勾不蹦,自自然然地抬起悠出。

②云南花灯歌舞律动基本特征:人们常言“不威不成灯”。“威”即扭动。“威”则是云南花灯歌舞律动的最基本的风格特征。云南歌舞中的“威步”,在行走时两胯自然地左右扭动,则是其律动风格的最突出的呈现。

“威步”的律动特征源于生活,据说是从劳动者挑担行走田埂、坡坎或泥泞道上时,为了平衡身体,利用两胯扭动稳定重心而提炼的。

在舞蹈表演动作中,“威”按其动势的幅度、方位、形态等不同的特征,大体可分为小崴,正崴,反崴,柔踩步等。

口小崴,是崴中最基本的律动。它是在双膝自然略屈的基础上,一膝向另一膝靠向另一膝移动重心,胯向上划个小的上弧线而形成的。其特点,与崴步相比,胯需要更大一些,尤显轻巧而活泼。其动作有:小崴团扇、小崴放扇、小崴别扇等,这些小崴舞步在云南花灯歌舞中,多用于流动或走场中。

口正崴:它在动律上恰恰与小崴相反,它经过一条下弧线,有明显向上的特点,给人朴实大方的美感。正崴多用于舞蹈中板,常用的动作有:扣扇耳旁绕花,扣飘扇等。

口反崴:它强调横移的上身及上下肢动作拉到尽头,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给人们以悠然抒情的美感。在男性舞蹈中,常以小反崴为主要动律,特点是速度快,形成一种潇洒又别致的风格特点。

口花灯舞蹈还有各种跳和转,跳有:跳划步,金鸡独立跳步,跨跳步。转有:花灯转,抱推扇转,低展翅转等。

③云南花灯舞蹈技巧体现在扇花的丰富多样,这是云南花灯有别于其他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标志。云南花灯的扇花招式繁复,有70余种变化。在舞蹈表演中常见的有:团扇、放扇、别扇、扣扇、划扇、搬扇、抖扇等等,各式各样的扇花在表演中,还有种种韵味要求,如团扇必平,扣扇必立,飘扇必飞,划扇必晃等,绢花扇子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④云南花灯歌舞风格是由花灯音乐决定的。花灯音乐多属小调,音乐规整、轻快、跳荡、动感强。当音乐响起,演员就会情不自禁地“崴”起来。如“梁祝小唱”、“倒采茶”等欢快跳跃的音乐节奏,会引发“提时小崴”、“吸跳步”、“快平崴”等活泼灵巧的舞步;“绿柳阳”、“滴水调”,会引来悠扬的“船步”;“玉溪采茶”,则招至“吸腿崴胯跳”、“一拍手转身”等粗犷奔放的动作。这些都说明了花灯音乐对花灯歌舞律动形成的重要性。

口从节奏、律动、音乐和情感特点等方面来欣赏云南花灯舞,不难看到它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美感特征,即其女性舞蹈表现出内秀、淡雅,具有南国的清新风格和恬静的心理特征,区别于热情火爆的东北秧歌和婀娜多姿的花鼓灯;男性舞蹈则区别于蒙古舞的剿悍和鼓子秧歌的刚劲,展示出洒脱的美感。所以我们说,欣赏云南花灯舞蹈,如同身临其境游览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云南风光一样,得到一种自然美的感受。

口产生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两岸怀远、蚌埠、凤台、淮南等地的花鼓灯,是中国汉族舞蹈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当完美的形式以及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它以其挺拔、秀丽、欢快、热烈的风格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国内外专家的青睐。口花鼓灯表演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表演者的女角称兰花,男角称鼓架子。解放前,兰花也由男人扮演,那时的兰花脚穿“木跷”叫“挂垫子”,模拟小脚女人,后逐渐弃之。表演时手持折扇手绢,或击打小铜锣。鼓架子分为大鼓架和小鼓架子,前者擅长上盘鼓的表演,表演者肩上顶着舞者,要顶得多,顶得稳,顶得久,需要有气力和很高的技艺;后者专演小场,擅长武功技巧和身段表演。

口欣赏花鼓灯可把握如下风格特征:

①花鼓灯体态的基本特征:多具拧倾的特点。兰花以拧、倾中的三道弯为特色;鼓架子在架式中的拧、倾是整体的暂时的偏离重心或略前倾,不成“三道弯”,有别于兰花。

②花鼓灯律动的基本特征:梗,体现在脚步梗着走;摆,上身风摆柳;旋,拐弯靠着旋;弯,亮相三道弯。“脚下梗着走”,表现在舞蹈步法中,既膝部不能松,要控制住脚板,重心略偏后,走起来不飘,讲究“梗”劲儿。“上身风摆柳”,舞蹈动作表现为梗的步法引起上身的摆动,同时带动两臂在体旁划圈似地前后摆动,这在舞蹈动作“风摆柳”、“上山步”和“平定步”中表现得较为充分。“拐弯靠着旋”,表现在兰花表演的连接动作中,各种拐弯要做到脚下溜得起,刹得住。“亮相三道弯”体现在兰花亮相姿态:右脚前交叉点地,身体靠向右斜后方,腰部放松一边顺时单出胯,形成“三道弯”动态。

③花鼓灯独特的舞蹈技巧:在表演时脚下要有“小腿利落脚下溜”的功夫,还要掌握在肩上表演的“上盘鼓”和踩在腿上表演的“中盘鼓”等特技,鼓架子还要具有武术中的筋斗技巧。在舞蹈即兴表演时,这将增加了节目的气势,从而更加吸引观众。如由厦门小白鹭民间艺术团表演的《春闹》,在舞蹈节目进人高潮时,鼓架子们个个表演出非凡绝活,加上响天震地的鼓乐齐鸣,男女演员的奔呼狂舞,扇花、手绢花纷飞盘旋,直让观众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而突出表现了鼓乡人民闹春的欢乐之情。可以说,花鼓灯与其他汉族舞蹈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地面到高空皆成为其表演的区域,表现空间十分宽阔。

④花鼓灯伴奏音乐对其舞蹈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打击乐器的伴奏是花鼓灯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俗称“半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打击乐伴奏在花鼓灯表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花鼓灯打击乐由大锣、花鼓、小拔、大拔、小手锣组成,称为座场锣鼓。在表演中,演奏者随舞蹈者的感情、步伐、舞姿、节奏等变化,以轻、重、疏、密的锣鼓点和长、短、抑、扬的音色来配合表现角色的感情和舞蹈气氛的变化。

口花鼓灯打击乐伴奏另一特点是,锣鼓曲应用“闪板”附点和休止音符,使节奏显得活泼跳跃,加上“闪锣”、 “压鼓捶”、“闷鼓”、“敲鼓边”等技巧变化,显得时而 轻如细语,时而喧闹如潮,在演奏上别具一格,在舞蹈节目中发挥了很强的表现力。

口花鼓的打击乐伴奏不仅锣鼓点子丰富,而是曲调也…丰富多样。花鼓灯的曲调来自淮河两岸的民间小调,一般由五句组成,往往在第三句后加一个锣鼓敲出…“匡匡}令匡}0令}匡。二的过门,然后再接唱,并1在旋律中常出现五度、六度、七度音程的大跳,与唱词中淮北方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琅琅上口,构成强烈的地方特色。

口鼓子秧歌是流传在鲁北地区的商河、临沂、惠民一带的大型民间广场舞蹈。它以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和豪迈、沉健的艺术风格著称。

口鼓子秧歌在民间也称“打手鼓”、“跑十五”,早期演出形式是演员着戏曲服装,持不同道具,分别扮成“伞”(头伞和花伞)、“鼓”(持扁圆形鼓)、“棒”(持双棒)、“花”(女角持折扇、绸巾)等人物,各组人物大约相等,演出时由“领伞”率众在打击乐的伴奏声中进行表演。

口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鼓子秧歌被搬上舞台。专业舞蹈工作者深人农村拜师求艺,收集整理素材;同时民间艺人也来到各舞蹈院校传授地道的民间舞蹈技艺,其纯朴的舞蹈语汇,大大开阔了专业舞蹈者的眼界。尤其是近几年,由鼓子秧歌派生的一批新舞蹈作品,更是显得光彩夺目。因而,鼓子秧歌以它那具有男性阳刚气质的豪迈、沉健的独特艺术表现,成为中国汉民族民间舞蹈的佼佼者了。

口欣赏鼓子秧歌可从以下几个特征去把握。

①鼓子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稳、沉、撑”三个字。这是因为原先民间表演这种舞时,左手要持七八斤重的手鼓,鼓的重力伞的旋力,决定了它的体态动律不可能是跨越或跳跃的,而是给人一种负重感,因此这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上身重与稍倾斜的体态和“稳、沉、撑”的动律特点。“稳”即稳当,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沉”即往下沉,给人以负重感;“撑”即动作向外撑开,给人一种很强的张力,如做晃鼓时,突出了身体重心倾斜的晃动和向下向里的力量,从而展示了一种即稳又沉、撑开的、威武挺拔的气势。如群舞《俺从黄河来》编导张继刚就采用了鼓子秧歌的体态动律特点,展现出黄河子孙奋进搏击、坚韧不拔的精神。

②鼓子秧歌律动的基本特征:幅度极大,给人以占满空间的直感,充分发挥男性人体最大的可塑性。无论鼓或伞,上身主要动律都是晃动和拧身,而步法又不完全随上身,而是靠腰部的控制能力来协调上下身动作。如在“杨家庙”和“怀中抱月”等鼓的典型动作中,以腰部带动,最大限度地占领人体四面八方各个空间,形成上下左右,横竖顿圆的扩张形态,表现出人体生命力的张力,给人一种无限丰富的圆满和}}有力的感觉,因此,动作具有很高的技艺性和艺术表现力。

③鼓子秧歌的节奏特征:对比强烈,静动分明。如在“不倒松”动作中先收缩下肢,然后大幅度的迈步,挺立、缓慢倒后成抛弧线形落下,既有高挺低踏的敦厚之力,又有横圆动律之东方圆美之韵,流畅敦实,粗中有细、高亢而激情。

④鼓子秧歌舞蹈的表现形式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男性表演舞蹈,所表现的情感与个性都具有一种男子汉顶天立地的博大的精神情调,这一点是其他汉族民间舞蹈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有人说鼓子秧歌舞蹈不仅表现了山东大汉粗犷豪爽、潇洒不羁、票U悍而挺拔的性格,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作了形象的概括。因此、鼓子秧歌舞蹈这一表演形式是独特和宝贵的。

口总之,欣赏鼓子秧歌舞蹈的动态、动势和表演形式会给人以憨直、洒脱和刚劲的美感,这正是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耿直泼辣的山东人民特有的性格特征的反映。

口胶州秧歌是流传在鲁南胶县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以舒展灵巧著称,据说这种舞蹈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老百姓称之·地秧歌一扭断腰一三道“”。

口胶州秧歌先前表演时须踩矮跷,后弃之。其表演,女角最有特色。胶州秧歌女角有三种人物,即翠花、扇女和小鳗,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小鳗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当然三种女角在差异中又有胶州秧歌舞蹈之共性。今天我们在舞台上见到的胶州秧歌舞蹈的形象,就是将这三种所具有泼辣、舒展、婉转的特点融为一体而塑造的,从而形成了舒展大方、热情灵巧的两种情绪和舞姿的变化,赋予了胶州秧歌崭新的艺术生命。

口欣赏胶州秧歌可把握如下特点:

①胶州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胶州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是明显的“三道弯”。这一特点是由舞蹈者在动作过程中以动力脚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也和原来舞蹈踩矮跷有直接关系。如做胶州代表性的“丁字三步和倒丁字碾步”动作时,颈、腰、膝三个部位在适当的弯曲中变化;头、胸、胯、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在同一时值内各自朝同方向作持续地弧线运动;这九个部位的左右两侧又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轨迹,形成了胶州秧歌“三弯、九劲、十八态”的外部运动特征,从而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动作舒展轻柔,但也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再如舞蹈动作“小鳗扭”,俗称“扭断腰”,虽然该动作节奏快、变化快,但脚和膝部都要强过拧碾的过程,腰部要随之而扭动,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体态。脍炙人口的女群舞《春天》,编导王玫就采用这一步伐,有时以脚步的拧碾,有时再配合两臂的交替划8字,全身扭动加上扇子的飞舞,给人以活泼俏丽的动感,表现出一种热情向上、生机勃勃的意蕴。

②胶州秧歌律动特点:胶州秧歌律动特点,可概括为“拧、碾、神、韧”四大特点。“拧”,是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之推、转反射在脚部的旋力上。碾之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如丁字拧步、提拧步、丁字三步等。这些脚步动作,舞动时,由于先内后外侧之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向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下踩时,主力腿又有控制地向外侧拧动落脚跟、继落脚缘,从而使其动作呈现了碾的律动特征,而又呈现出另一种重抬落轻的力度美感。

“神”、“韧”,是在脚部动作中呈现着一种力的延伸美感。“神”,是起动或到达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呈现出一种力的性格,给人以不间断的力的延伸美感。如我们在胶州秧歌中常见到这样一组动作:1一2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3一4丁拧步退,胯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出丁字拧步。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步态后流动过程慢,以此带动上身推扇动作也是换手动作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臂、指尖,直到神经末梢,将辗、拧、神、韧劲儿蔓衍上去,波及开来,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构成胶州秧歌总的律动特点。

口“拧、碾、神、韧”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沿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使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

③胶州秧歌的节奏特点是:“快发力,慢延伸”,舞蹈动作表现在力的发射不等量和不平均,如推扇、丁字扭步和神的过程速度较慢,占音乐四分之三拍时值。由于运动节奏的轻重缓急与长短不一,从而使呼吸的运用具有吸气短、快、轻,呼气稳、缓、沉的特点。胶州秧歌的此种独特的呼吸法,对于抒情性舞蹈以及塑造女性的性格有其独到之处。如女子群舞《在希望的田野上》,编导蒋华轩就是以胶州秧歌为素材,并充分发挥了这一节奏特点,使它变换推扇的部位,来表现出新的生命沐浴在阳光下的悠然自得的陶醉情绪。

④胶州秧歌的动作与音乐节奏风格的相吻合,这又是它的一大特点。秧歌音乐,大量运用了附点节奏型,有的还连续使用。这一节奏型的特点,则在于强拍后面加附点,从而打破了原有强拍力度的规律。这独具一格的音乐节奏的时值分配,恰好使舞蹈动作的重力点,在四分之三拍的时值里,有着宽裕的展开天地。舞蹈动作的着力点,在四分之三拍音乐节奏时值中稳不住,则使力度展开有着某种的延伸感。这一继续延伸与同步进行的舞蹈动作力感十分和谐、融洽。音乐的后一四分之一拍的节奏时值,则用于舞蹈的收势,与动感的短、快、轻十分吻合。

口无论从舞蹈本身,还是从音乐节奏来看,每拍动作的前四分之三都是强拍力的展示,这种力的展示,恰恰是形成胶州秧歌女角抬重(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特征的关键。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伸、韧”,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充满活力,富有内在的激情和动作力度,其内部的撑劲和韧劲(舞蹈张力的表现)与“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作特征等,体现了胶州特有的经济文化风貌和人民的独特性格,才深深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汉族民歌
下一篇:汉族的宫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