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家族土家族文艺

山歌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08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俚巴人”。清代长阳著名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中写道:“换工男女上山坡,处处歌声应鼓锣,但汝唱歌莫轻薄,那山听见这山歌”。在县境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

长阳山歌在全县各个乡镇广泛流传。截止目前已收录长阳山歌一千四百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

长阳山歌的内容有反映人类起源的《创世歌》;节劳逸振精神的劳动歌;叙述时事、表达意志的“时政歌”,表达爱情的“情歌”,歌物咏志和奇闻趣事的“杂歌”等。长阳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式结构。

长阳山歌旋律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奔放、悠长,旋律进行多为级进,音域多在八度与十一度之间;长阳山歌开门见山的七度大跳,先声夺人,加之山歌甩腔中的颤音,具有浓郁的特型音调和山野气息。长阳山歌调式的宫、商、角、徵、羽调式均有。以羽、徵、宫、宫羽交替、羽徵交替为常见。长阳山歌调式特点最鲜明的是宫羽调式交替。

长阳山歌曲牌分为号子、声子、五句子、采茶、腔类和杂歌子几大类。其中五句子是长阳山歌中的主要文学形式,它包括排五句、赶五句、穿五句、花五句等。五句子可以用各种不同山歌曲牌演唱。它的整体性根本在于结构意境的一致,即抒情寓理的一体性。特别是第五句不是画龙点睛,就是主题深化,常给人以意想不到和俗中见雅的效果。

长阳山歌中的九板十三腔是一个大型音乐套曲。九板即九声,十三腔则是十三首旋律起伏多变、结构庞大、各自独立的十三个曲牌集合而成的套曲。九板十三腔的套中套手法与楚辞《九章·抽思》的“少歌”、“倡”“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结构特色,衬句润腔、唱和形式、对唱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鲜明的表现出当年楚辞的遗风。因此说,九板十三腔是流行于巴楚之地民间祭神套曲的活化石。

长阳山歌表现手法上有很多铺垫,多设悬念,然后哗然破题,意外释悬,于是就产生了痛快淋漓的奇异的审美效果。

长阳山歌曲式,最具特色的是“尾包头”,堪称山歌中的佼佼者。“尾包头”即将每首歌的尾句或尾段作为起唱句,还有一种将含有衬句的尾段用作起唱句的,这种特殊的演唱方法,在山歌中具有开门见山、揭示主题、先声夺人的作用。通过完全重复,加衬句重复尾句等形式,可以使只有一段四句的歌扩充为A、B、A三段体的歌,具有独到的艺术功能。

长阳山歌积淀着数千年土家人的文化信息,不仅对研究民族心理结构、文化特征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十多年来,县、乡两级政府虽然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更新以及多种文化的影响,长阳山歌的生命环境受到很大冲击。因此,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花鼓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