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家族土家族文化

探秘石门土家族族源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4-01-05

石门古属五溪之地,北枕五鹤,南控常桃,西连慈桑,东通津澧,位于湖南省北部偏西。全县山脉悉为武陵山脉所蔓延。轩脉自贵州云雾山分出为焚净山,蜿蜒于黔蜀湘鄂省之界至鹤峰再分支绕澧水南北两岸,在南岸者曰武陵南支,在澧水北岸者曰武陵北支,武陵北支又分出两支,一支从龙门洞后湘鄂界迤于渫水东北蜿蜒三百余里者,曰太清山脉,一支在渫水西南绵亘二百余里至三江口者,曰石鹤石慈界山脉,系澧水两大支流渫水、溇水两水分水岭。按五陵山脉范围,包括湖南沅水以北,贵州乌江以东,湖北清江以南之群山而言,其他在两汉时皆属武陵郡辖,故称五陵山脉,石门正处于武陵山脉之腹地。

自古“蛮夷”世居,历代军家用武,封建王朝时期称之为“天荒”地带常以“不治治之”。明清朝廷采取“以夷治夷”的策略,土司制度相沿甚久。据覃氏族谱载:有宗图册可考者,自覃友仁于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任安抚宣慰使起覃添顺归明继任台宜长官司,共传承十七代,世袭三百一十八年。洪武二年(1369年)正式建立添平所,覃添顺由台宜长官司改任土官正千户起,至清雍十三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改归石门县止,相继传承十六代十八任,世袭三百六十六年,共计传袭三十三代三十五任,计六百八十四年。踞“半个石门县境”的添平所,土司统治时间之长,地位之巩固,众士民就在这个统治区域里,与五溪先民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上古时代,虽无文字可考,但石门皂市新石器遗址,碳测证明七千年前,这里已有先民生息,石坪、麻堪、二都等处殷商遗址,佐证了石门古代的发达文化。西周宣王,把中国南方称之为“蛮方”,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史称略取“蛮夷”,始置黔中群。郡治在沅水中游的辰州(今沅陵)西二十里,辖地相当于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四川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境内民族称“黔中蛮”。今常德市的石门、临澧、澧县、桃源、安乡、汉寿县,鼎城、武陵区和津市处于“黔中郡之正中偏西北。石门位于清江流域之南,毗邻湘西慈利、桑植、鹤峰、五峰等县,紧靠贵州之东北。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黔中郡改为武陵郡,武陵郡治改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武陵郡辖索、孱陵、临沅、沅陵、镡城、无阻、迁陵、辰阳、酉阳、佷山、零阳(慈利、石门)充(大庸)等十三县。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后辖地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杨坚)(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境内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被称为“武陵蛮”。(2003年4月12日,常德晚报《常德城名的演变》)又因武陵郡内有雄、沅、酉、辰五溪(有资料称五溪为:酉、辰、巫、武、沅)到东汉称“武陵蛮”为“五溪蛮”。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蛮夷”已成为一个强悍民族,“五陵蛮”繁殖力强,到东汉时,人口众多,由于蛮夷身居边远,土瘠贫,而税赋比汉人重得多,每到官府追缴,便群起反抗,统治者视“蛮夷”为“狗种”,对“蛮族”大肆戮杀,逼得“蛮夷”逃往湘鄂川黔边境的荒凉之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澧水流域是其反抗活动的中心区域,特别是石门境内的“蛮族”起义十分频繁,仅章帝至顺帝六十多年间,便举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起义,建初元年(公元76年)“澧中蛮”(石门)陈从起义;建初三年(公元78年)“氵娄中蛮”(今桑植、石门)覃儿健起义;永元四年(公元92年)“澧中蛮”(今石门)谭戒(一作覃戒)火烧邮亭;元初三年(116年)“澧中蛮”田山、商少“以郡县徭役失平,结二千余为乱。”永和四年(139年)“澧中蛮”(今石门)四千人起义,同年又有“零阳蛮”(今慈利、石门)羊孙、陈汤等着赤帻,称将军,烧官寺,州郡募善“蛮”等讨平之。上列史事,充分说明了石门“蛮”族已十分强大,并敢于与当时强大的汉室分庭抗礼。

三国鼎立,湘西北大半属“五溪”。蜀汉章武二年二月(223年),刘备“于夷道猛猇亭扎营”(即湖北猇亭)。并派遣马良从艮山(湖北长阳)到武陵(湖南常德),“安慰五溪蛮夷”,“五溪蛮夷厨咸相率响应”。而石门添平(今石门所街正是佷山之南的“蛮区”,可以说当时石门“蛮夷”纷纷响应了马良的抚慰政策。石门《覃氏族谱》等族谱所载:“受诸葛武候之封”可以佐证。蜀汉建兴五年(225年),诸葛亮兴师西南少数民族,主力从成都出发到达滇池。待郎马忠率蜀汉兵官覃万传走左线经四川、贵州与主力会师。征南大获全胜,拜马忠为太守(贵州思南县),抚恤西南蛮区。此际南征建功的覃万传得到马忠的保举,诸葛亮授封覃万传为武陵蛮君,称“五溪蛮”总管,镇守五溪蛮地。走马上任后,被“蛮民”推举为总酋长,并在石门杜家岗(今三圣乡境内)建遥望长官司,授曾仁辅长官之职,(明建添平千户所,曾氏世袭遥望隘士官百户长);又在石门渡水(今石门维新场镇)建细沙峒长信司,授盛开禧长官之职。万传死后,蛮民流涕致哀,并为立庙祭祀。覃万传是五溪蛮族第一位土官。据目前发现的六姓族谱看,覃氏万传、邓、王、盛、曾、唐已于汉时定居石门。

魏晋以后,南北对峙,国家分散,“五溪蛮夷”乘势向北发展。各蛮夷自称王候。这时,汉族中某些高强势力也进入“诸蛮”地区,挟众自雄。湘北的覃、邓、王、盛、曾、唐也纷纷沿袭诸葛武候之封,各自为王,代代相承。鉴于石门地区“蛮”族的频繁起义,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将天门郡治迁至澧阳(今石门),并委托荆州刺史监督“天门蛮”,但“天门蛮”中各大姓仍奉诸葛武候之封,与“天门郡”对抗。先后爆发了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1年)“天门蛮”攻打“天门郡”。南朝元嘉十八年(441年)“天门蛮”田向求起义,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石门蛮”向穰起义。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京师长安陷落。唐明皇带三千御林军行至马嵬坡,迫心爱杨贵妃自缢,仓卒西行,进入钭谷。突遇一彪人马,大惊失色。原来是覃如夏特率家丁及地方士兵千人,日夜兼程,北上护驾。唐明皇喜出望外,如夏愿以老朽之躯效劳,诚心可鉴,当即授如夏行军总管、左仆射之职衔,护驾西行,不一日便到成都。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平息了叛乱,安庆绪杀了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长安。唐玄宗深感如夏忠义,加封光禄大夫最高荣衔,往镇施州(今湖北省恩施市),安抚十八蛮峒,准世代承袭。唐大历元年(766年)死于施州。大历二年(767年)长子覃襄尧袭职,此后累代承袭,经五代至宋,历时三百余年(767年至lll8年)。到宋微宗重和元年(1118年)由其第十代裔孙覃汝先承袭。

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驻守施州忠建(湖北宣恩县)的土官覃仕魁,覃汝先的二子伯圭的长子覃友仁降生。后以征讨有功,宋朝授安抚宣慰使,封怀远将军。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覃仕魁病终,覃友仁承袭父职,“祷告神灵,打卦问卜,大举南迁”。来到湖南龙阳(今石门所街)寻找“金鸡打鸣”之地。长途跋涉到达渡水,终于在悬崖峭壁处找到“金鸡观”古寺,覃友仁便在山下大兴土木建土司衙门,(后改建到石门磨市邓家坪富石堡台。到宋朝末年,覃友仁开拓的土司——覃氏茅岗土司成为慈利州(今石门、慈利等地)最大土司,这就是奠基湖北土家族的覃氏基祖。元仁宗延佑四年(1317年),覃友仁长子覃绪祖缴印元仁宗归顺元朝,准袭父职安抚宣慰使。使土官事实上成为世袭统治者,湘北土司制度开始形成。

土酋覃友仁被杀,其子覃绪祖、覃福祖为争夺父亲酋长一职,互不相让,最后将茅岗土司分为东西两部:(西茅岗以覃福祖为酋,占籍慈利州西部地区(今慈利大庸地区),明洪武三年,西茅岗司传至覃厚,覃厚构连茅岗诸蛮“作乱”,覃添顺率兵镇剿,招抚酋领,屡建奇功,授茅岗隘安抚使,封开国镇夷将军,今世守其地,是为茅岗土司之祖。东茅岗司以覃绪祖为酋,占籍慈利州东部地区(即今磨市镇、维新场镇、白云乡、望洋,皂市镇、阳泉,仍在石门磨市邓家坪建衙立署,古称富石堡台。明初东茅岗传至覃添顺,俗称磨岗,明改为磨岗隘长官司为添平千户所《清史稿》把东西茅岗仍统称茅岗长官司。

今石门东南地区在元代称石门县。元代的石门县隶属澧州路,东临澧阳县,南接桃源州,北西两面接慈利州、澧州路,"元至元十二年(1276年)立安抚司,县三,即澧阳、石门、安乡,慈利、柿溪(今桑植县澧水流域)二州。"(覃绪祖的茅岗土司即磨岗土司划归慈利州。)元代石门辖区地主要在澧水之南,北辖天台,南领安福,称天台蛮夷长官司。石门古三苗五溪地,曰天台、曰五溪、曰龙阳、曰天平。

今石门的南乡为元代石门县的主要辖区,其实南乡为夏氏土司安福寨长官司控制。夏氏土司,宋元时代于今蒙泉夏家巷建司衙门。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所设州县大都“设于蛮”。覃添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在澧州府接受中央政府封赐,受任太平、台宜、麻寮等长官司的土王后,威震众“蛮”,占籍湘北。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合并太平、台宜及茅岗司,将台宜长官司改为添平千户所,敕封覃添顺为武德将军,任添平千户所土司正千户,世袭其职,官阶五品,其衙署由磨岗隘富石堡台迁往所街瓦店头,后正成立衙署所街留驾坪。世袭土官,传承到清世宗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为止,相继传承十六代十八任,世袭三百六十六年。

九溪卫,卫城位于澧水最大支流楼水中下游,索溪峪水与溇水会合的九溪口。(实有九条溪水汇合,故名九溪。(现为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九溪卫,同年筑城。九溪卫共设九所,添平、麻寮、安福、澧州、前、后、左、右、中所,添平所、麻寮所与其它七所性质完全不同,据《湖南通志》及《九溪卫志》载:安福所的千户接替为:李谯、夏德忠、刘贵、朱国臣、高嵩、刘名扬、朱贵、袁楚英、朱纲、王大宣、袁勋、刘×、朱朝、刘宽、高尚思、高成、高岳、朱翱、朱其昌、高豪、李元珍、刘英、刘思、朱延韶、袁国臣、袁樊功。澧州所千户办亦为流官制。因此《九溪卫志>;《职官》表中,把添平所与麻寮所土官另列一属,区别于汉官之外,并在《土官世系》表前按云:“土官性质与他职官不同,然亦朝廷命官也。”添平所土官覃氏世袭,麻寮所土官乃唐氏世袭。永定卫全是汉官所,九永二卫除安福,澧州外,各汉官所均有屯田。石门南乡正是其屯田处。《石门县志》载:“一二三四上下五七都屯住九永二卫官旗军共四百二十三段,共一百四十七顷八十一亩。永乐间,二卫军旗开种屯田本民空隙之地也。可见南乡原十个乡镇,实属汉官卫所区。清康熙年间,这一带地方,“士蛮”习俗依然浓郁,夹山寺有康熙二十六年所立之《夹山纪事》碑可证。文称“此地及古三苗五溪之界”,“世风不古”,“廉耻道丧”,“村中童稚”不识衣冠。汉官卫所区内,“蛮风夷俗”尚郁厚可掬,难怪添平中“土司放纵”了。

改土归流后,土官仍保留千总把总头衔,世袭不衰。添平所里,土官仍为强宗大族,聚族而居,汉族人入境仍不能深入腹内地方,土家自称土家,称外来汉人为“客家”。所以石门土家族能长期稳定聚居于添平所里。《石门县志》同治卷四《户口篇》云:“石门民多土着”。同治五年(1866年)统计:“土着民人。共计三万五千九百六十五户,通共二十万一千零一十三人。”这些虽不完全是土家族人,但绝大多数是“蛮夷”后裔,这是不容置疑的。百余年来,族非绝灭,民非出境,今天的石门人是世居“石门蛮”的后裔。对石门土家族人的族源问题,通过初步了解,一般来源有三:即土着先民、巴人后裔、早年入境的外籍先民。

前面讲了的石门皂市新石器遗址,证明七千年以前,已有石门先民的高度文化。先后在二都、大兴村、千台村、中渡村、易家渡永固村、雁池覃家坪村发现石斧、石石奔新石器的出土,都有力证明了在新石器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石门人的人类祖先对石门的开发,这些先民的后代就是后来的“五溪蛮”、“零阳蛮”、“天门蛮”、“澧中蛮”、“石门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门现有的108种族谱中,绝大多数在清季才有一修谱,由于当时民族压迫,族谱均迥避本地蛮民为真始祖而攀附外省众望大族,加上土家没有文字记载,故土着先民的后裔,多无可靠史料确证。

巴人,是我国古代族类之一。关于“巴”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殷契粹编》等有五片镌“巴方”,《殷墟文字丙编》纪“武丁妇好伐巴”。《山海经·海内经》记,“西南有巴国”。古代的巴人,曾在川东、鄂西一带建立过巴子国。到了战国时期,巴子国在纷争中灭亡,巴人四散逃亡,其中一支流入五溪(石门古属五溪),据唐人梁载言《十道志》载:楚子灭巴,巴氏兄弟五人流人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类似记述在《元和郡县志》、《类要》、《路史》等古籍中均可见。虽然巴氏兄弟是否成为五溪之长,尚待考证,但巴人流入五溪,曾与五溪先民共同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却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巴人的起源,目前所见最完整的记载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其传云:“巴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谭氏、柏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用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其后五姓演变为:向、覃、郑、柏、樊五姓。据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的论述,今土家族大姓覃、田、向、李、谭、刘等姓与巴蛮五姓有密切关系。

古代巴人是崇尚虎的氏族,《后汉书·巴郡南郡蛮》记载:唐人樊绰《蛮书》云:“巴氏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虎纹图案和装饰是古代巴器的重要特征。在石门出土文物中,有标志巴人文物的巴人剑和虎纽錞于。全县共挖掘虎纽錞于二十件,巴人剑三件。特别是新关熊家岗窖藏的战国虎纽錞于的发现,充分证明,石门已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巴人是崇虎的民族,石门土家族以白虎为图腾崇拜。而且许多地名如“白虎山”、“白虎洞”“巴虎山”等与白虎图腾有关。石门土家祖先均称“七里公王”,“七里”就是“大虎”或“以虎为大”之意。“七里公王”就是大虎神。可以说,白虎图腾已是石门土家族的权威标志。在五溪的龙山、保靖等地,还发现錞于青铜制乐器。充分证明了,战国时期,石门已是巴人活动的中心。从目前的石门覃、郑、向、樊等姓看,均与巴蛮五姓有直接联系,如《覃氏族谱》记载覃氏沿流称:“初居五溪”。覃氏沿流歌称:“浮之沉型生在天,木有根来水有源,祖宗功德江南省。始将一脉钗正传。”向氏在今太平街立有向王殿,供奉廪君神像,泥沙、维新有向王天子庙,石门向氏大多数为其后裔。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石门“蛮夷”应是巴人后裔的一部分。查石门各姓氏族谱,大都属外籍先民早年入境,与当地“蛮夷”化为土家族的一员。

不论源流如何,根据明清时期土家族共同地域的最后形成,及添平所明清时代的民族状况都说明了石门新关以上与湖北鹤峰、五峰,慈利、桑植土家族聚居交界之处,据“石门半境”广大地区是土家族的聚居区,土家族人占这个地区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新关以南即澧水之南的二都、蒙泉、夹山和澧水之东的易家渡是汉土杂居区,大量史料证明,石门县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