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红棺葬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hzf 发布时间:2013-07-24
红棺葬习俗流传于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历来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相处并受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其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因此,红棺葬习俗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产物。印江境内的各族人民对亡者的安葬十分讲究,举行的仪式非常隆重,礼仪繁琐,内容多而复杂,并举行较多的祭祀仪式。举行丧葬仪式均需请阴阳先生为亡者超度亡灵、选择安葬日期和风水地理等。阴阳先生从事的技艺是伴随丧葬习俗的存在而存在,在全县各乡镇皆有从事丧葬礼仪的先生,并有自已的师承脉络。长期的葬俗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将亡者入土为安,引导其亡魂进入极乐世界,并极早得到超生,最后达到阴安阳乐的境界。红棺葬的安葬过程分为烧落气钱、剃头、沐浴、穿衣、移床、开路、庆庚、升棺、打绕棺、辞灵、闭殓、祭扛、起丧发架、丢引路钱、看地斩草、烧望山钱、下葬、掩土、出魂、买山、迎龙奠土、封七等程序和过程。红棺葬习俗采用的葬具是棺木,无论是土葬、悬棺或洞棺,其棺木的形制是一致的。人们对棺木的制作十分讲究,须用很大的杉木圆材制作棺盖、棺底、回头、棺墙、掩板,根据亡者的体型确定棺木的大小,棺木一头较大另一头较小,棺材制作好后浇油漆,油漆包括刮灰、上底色,最后调制朱红漆料漆1—3遍,凉干成品待用。相关器具有:锣、鼓、镲、钹、唢呐、长号、罗盘、活公鸡、令牌、阴阳卦、开山、发丧碗、绳索、抬扛、香、香炉、纸、烛、衣服、鞋子、香果祭品、灵房、灵轿、纸白鹤、照灵伞、灵旌、群笼、花幡、引魂幡等,用于祭祀的经书、符讳、手诀必不可少。红棺葬习俗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民族风俗以及社会状况,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民族风情和我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红棺葬习俗已处于消亡的境地,抢救和保护红棺葬习俗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