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畲族畲族文化

闽南畲族信仰习俗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4-01-16

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互相融合和同化,必然会反映到信仰和习俗的层面,粤东及闽南信仰、习俗受畲族影响的主要事例有:

民间信仰

猎神信仰:由于狩猎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猎神自古以来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家人福佬人受畲族的影响,也普遍信奉猎神。据人类学学者郭志超对福建省南靖县和永定县若干闽客社区所做的民俗宗教调查,南靖县塔下张姓人社区和永定县湖坑李姓人社区都盛行猎神信仰,塔下是把溪岸一陡立的石壁作为猎射神的象征,“村民认为壁越陡、流越急,‘猎射神’越有灵感。出猎前祭祷,猎获后用猎物祭谢。若山里田园遭野兽侵害,亦祭祷‘猎射神’。”湖坑则“一半以上的村子有个‘猎射先师’。‘猎射先师’的象征或是溪水急流边石壁,或筑一小石坛,坛后立一石。打猎前,在猎神前烧香祷告,猎获后用猎物祭谢,若猎获丰,再用三牲祭谢。若要猎虎、野猪,要在猎神前杀猪祭祷。”(郭志超《闽客社区民俗宗教比较的调查研究》)

三山国王信仰。三山国王是在今日粤东客家人及潮汕人中影响最大的神帝之一,不少人认为它是畲族独有的神明。但其实粤东的福佬人、客家人民以及从粤东移居台湾、海南岛、东南亚各国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国王。如潮安碗窑、山犁、李公坑、饶平石鼓坪,丰顺风坪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国王神,每年正月都要举行迎送三山国王神的仪式,其中潮安碗窑、山犁畲民还把三山国王神置于必须迎送的诸神之首。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馆黎族馆中,至今还陈列着一面写着三山国王字样的三角形红旗。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国王的明证。

从时代特点来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为主的粤东土着民族的信仰。而当时粤东的土着民族,应是后来畲族与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国王信仰也是由畲族传给客家和潮汕的。

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之一。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解释“闽”字说:“闽,蛇种。”意思是说属于百越系统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的。赣闽粤交界区域古属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区还是闽越的范围,这里的土着民多以蛇为图腾,对蛇抱有尊崇、亲切的感情。以汀州为例,长汀县西门外罗汉岭就有一座蛇王宫。古老相传“没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宫。”可见这蛇王宫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即已存在,它是当地土着民崇拜蛇的物证之一。另外在长汀、上杭二县交界处,有一座灵蛇山,山麓有蛇腾寺,寺庙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着民蛇崇拜的遗迹。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含有与苗、瑶相类的南蛮意识“盘瓠”传说:新石器时代的高辛氏(即帝喾)时期,刘氏皇后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旨召名医医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长的金虫,以玉盘贮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身纹锦绣,头有二十四斑黄点。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盘瓠是畲族图腾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

盘瓠是春秋时代一位历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与卢戎战争中,盘瓠杀敌立功、受封以及与公主结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也正是图腾标志使然。“盘瓠”传说是具有神圣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标记”。他们把“盘瓠”视为始祖和至高无上的尊神,确定了畲族一瑶族一苗族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图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祖图又称“盘瓠图”。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盘瓠”传说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风俗 习惯

葬俗。南方人有所谓“检骨葬”的风俗,其俗闽南地区、客家地区、粤人地区都很盛行,其要点是“每至大寒前后,携锄执篓,齐诣坟头,自行开视,如骨少好,则仍安原所,否则检骨瓦婴,挑往他处。明岁此时,又再开看,’(明、黎愧曾《托素斋文集》)因为重在检骨再葬,所以“有数十年不葬者”。“始葬者不必择地,侯五、六年或七、八年后,乃发扩启棺,检取骸骨贮之罐中而改葬焉。”

“金罐”是闽浙粤流行千年的古老葬俗,一般称二次土葬,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地区的一些二次土葬习俗。

拾骨葬,俗称“捡骨”,在香港称为“执骨”。是一种二次葬的葬礼活动,流行于闽南人、温州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族群、中国华南地区、台湾、香港、澳门、琉球、东南亚部份地区。

拾骨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初次下葬时由于经济等原因,采取浅埋。若干年后,家庭经济好转,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建造坟墓,拾骨重葬;二是夫妻双亡后,通过拾骨将二者合葬一处;三是听信术士之言,将家庭中出现的灾厄归结于葬地风水不好,通过拾骨迁葬以禳解。

最能说明潮人惑于风水的现象是所谓二次葬习俗。《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十年或廿年,则易其棺而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为了得到一处吉穴,或停柩数十年不葬,或葬后扒开启视,或侵坟盗葬,或互殴诉讼。我小时候有一位邻居,生平最大的愿望是为自己找一处好风水,找了十几年,把家都花穷了还没找到。尤其是有钱人家,年老未亡就先请来了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做起“生基”以备死后安葬。

福建各地自古以来就流行着拾骨葬俗,一般是在葬后3年或更长时间(闽南多在7、9、11年之后)拾骨,拾骨季节多在清明、重阳、冬至前后进行(武平县是春分节气拾骨),也有人择吉日拾骨。拾骨前要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主要是祭奠亡魂和祭祀土地公。

有些地方拾骨有特殊习俗,在福鼎等地,拾骨时要将死人的牙齿敲掉,以防日后“吃人”。在建阳等地,每根骨骸的两端要用朱笔点一点,再装入陶瓮。在古田等地,拾骨一般要在太阳出来前结束。

在福州、莆田等地,拾骨师傅要先喝几口白酒,并用白酒喷洒坟墓和骨骸,俗谓驱邪,实际上是为了消毒,若骨骸呈白色,视为吉利,红色则视为不吉,在闽南,骨骸用红丝线衔接贯穿,再放入陶瓮。

拾骨后一般要迁往他处重葬,由于受风水之说的影响,许多地方相信多次迁葬有利于活人,闽南一带流行着“十葬九迁,十葬万年”的说法。

深圳市丧葬仪礼习俗历来繁琐张扬,夹杂着不少封建迷信陋俗。一直沿用本着死者“入上为安”的土葬形式,并且多为二次葬。境内广府人和客家人习俗大致相同,都以“寿终正寝”的老人丧葬仪礼较为隆重严谨。

在云浮地区仍能发现古老文化的遗风,如新娘子坐花轿,使用铜鼓与铜锣,丧礼自制寿衣与自制棺材,嗜食狗肉,以襁带络负小儿,种植水稻和玉桂、香木,喜食蛇蛤等小动物,大量烧用陶器,崇拜鬼神,划龙船,坐月,洗骨葬等等。而所谓的“洗骨葬”,又称“二次葬”,即在土葬数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的陶瓮当中。这种洗骨葬的习俗,是古百越文化遗存的普遍文化习俗。这种古老的丧葬方式已逐渐被火葬所取代。

(《嘉应州志》卷1、卷63)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此葬”;检骨改葬之时必须用于布把骨殖擦干净,称为洗骸,故又称“洗骨葬”。

闽南 潮州与畲族节日

除去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畲汉共同的节日外,潮汕畲民有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农历十月十四(五)的神农节,畲民又称“五谷母生”节。这一节日一直到今天,仍在闽南和潮汕地区广泛流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备好粿品祭神农,粿品均染上红色,做成尖担形或鸡、鹅、鸭形,以兆来年丰收。这一节日习俗是创自畲民而流行于潮汕汉民之中的。

古代畲人还立有招兵节。相传盘瓠王在茅山学法后,统率各路兵马,扶正压邪。潮汕畲民遂用招兵节来纪念这位先祖。其仪式是:在公厅搭一高台,台上设神坛,以米斗作香炉,由法师作法、烧香、磕头、抛杯。若杯子一阴一阳,便是“胜杯”。表示盘瓠王率各路兵马已到。众人于是敲锣打鼓吹牛角,并推选出几个壮士,各领令旗一支,到公厅祭祖。其景象十分热闹壮观。招兵节习俗在今天已流行不广,但“功德班”和潮剧武戏中仍常用“招马”程式,表明这一畲俗深刻地影响了潮剧。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闽南畲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