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人物民族设计师

国内知名设计师陈绍华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23

陈绍华,浙江人,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曾在西安美院工艺系任教,1988年调入深圳,任深圳市文联艺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创意产业学院名誉院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北京2008申奥标志设计者;2004年生肖猴票设计者;第六届全国美展金牌奖获得者;第八届电影美术金鸡奖获得者;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邮票设计者。

他的作品遍布深圳

采访陈绍华不算容易。他白天的精力基本上都花在与客户接洽、商谈业务等事情上,只有晚上10点至凌晨两点这段时间,他才能真正能静下心来搞设计创造。这段宝贵的时间,他绝对不允许别人打扰。

几番约访之后,记者才走进陈绍华设计工作室。在这里,他被称为“陈老师”而不是“陈总”。1982年至1988年,陈绍华在西安美术学院当讲师,6年时间里培养了不少学生。在他南下深圳创业之后,他的不少弟子也随他而来,在深圳的设计界打拼、奋斗。

陈绍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88年刚来深圳的时候,一位港友给深圳下了这样的定论:“一帮土包子搞起来的所谓现代化的城市。”因为那时的深圳基本上还没有像样的设计师。然而,陈绍华觉着,土有土的好处,只要有“土”,就能播种。也是在那个年代,这帮体内躁动着富余的“荷尔蒙”,浑身憋着一股二愣子劲儿没处使的家伙们,以“美工”名义,随同那些同样是来冒险的淘金者的人流,从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地“流窜”到这块中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田,一头扎进这块久逢甘露的泥土中,从此,生根、发芽、开花,甚至结果了。

与陈绍华的接触,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他的自信,以及作为知识分子对平面设计行业展的忧患意识。而这两点本质上却并不矛盾事实上,陈绍华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除了广受业内外人士好评的2008北京申奥标志,他还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设计过纪念邮票,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院徽,为亚洲发展银行(上海)年会设计会徽,为世界艾滋病日及甲申年生肖设计邮票;在深圳,他的作品更是随处可见:深圳电视台、万科集团、长城地产、中信城市广场、深圳大剧院等的形象设计……

陈绍华并不止于将他的视野局限在行业领域里。在他看来,作为一位成熟的设计师,一定要关注国内外大事,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也一定要有大是大非的观念和清醒的认识;不关心政治问题,就是不关心自己的命运。

陈绍华与记者的对话:

因为向往展现平面设计师展现自身才华的商业市场,加之教书生活贫困,1988年,陈绍华从西安来到深圳。

“来深圳发展,也不是想发财,主要是想找一份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现在看来这一决定是很对的。”他说。

“平面设计师是苦行僧”

记者(下称“记”):深圳目前设计行业的人才在全国设计界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陈绍华(下称“陈”):可以自豪地说,目前深圳平面设计的人才素质和密度,总体在全国是最好的。全国一流设计师相对集中在深圳,比上海、北京要强。而且深圳在中国平面设计行业里一直起着风向标的作用。这和深圳平面行业协会这些年来的努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记:深圳为什么能吸引众多设计师来这里工作、创业?

陈: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这里大家能够玩得起来,玩得开心,比如有像我这样好玩的人(笑)。1992年全国第一届纯粹的学术性、完全按国际惯例模式运作的“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举办后,被同行们公认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起步的象征。从那以后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而深圳的设计师队伍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壮大起来。

记:在深圳从事设计这一行的应该算是不错的吧。

陈:中国的设计师和广告人其实都是在走一条非常艰辛的路子。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之所以说艰辛,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和付出是不成正比的。但是相对于一些暴利行业来说,他们的收入非常微薄。

记:是因为设计师在目前的社会中没得到承认?

陈:也不完全是,主要是企业对软实力的价值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看重硬件的投入,而忽视文化审美的价值,所以花在创意设计这方面的费用不可能很高。另外,还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比如和建筑设计费相比,会显得非常不公平。一个建筑设计师获得一个大项目的设计费可能是几千万甚至是上亿元,这是平面设计师干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数字,但所付出的劳动强度和创意素质未必比平面设计师强。所以我总说平面设计师是设计行业里的雷锋,是苦行僧。但为什么还要干,这和喜好有关,我这十几年的感受是,能解决温饱,但别想发财。

推崇“大设计观”

记:你在很多场合里都谈到“大设计观”,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陈:大到国土规划、城市的规划设计、建筑群的设计,小到一个品牌、一件产品,很多都牵扯到设计。一座城市在市场的竞争力,除了技术、生产能力以外,很多都要靠一流的设计。一件产品如果只完成了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没有审美功能,很难在国际上参与竞争。

所谓“大设计观”,是跳出设计师的圈子去考虑“人的现代化”问题。“四个现代化”最本质的就是人的现代化。衣食无忧了,就牵涉到如何提高品质、品位的问题,不仅是个人形象,更多的是社会综合进步,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大设计观”强调的是怎样去更大程度地开发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审美素养来控制。我曾经提到的“设计立国”,就是强调国家、社会从文化层面、到商品的软素质方面的提高,其中创造力和审美品位是最重要的。

“设计师应有更多话语权”

记:与您最早来到深圳相比,设计行业整体环境有什么变化吗?

陈:应该说变化非常大,从没有平面设计观念到有,以至于对商业的全面影响,品牌推广都得益于平面设计师的参与,同时也让这个社会逐步接受了这种商业文化。各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注重平面设计师的参与,于是就形成了供需关系。这个供需关系与商业的发展是同步的。另外,最应该一提的是深圳市政府对设计的重视和关心,特别是从前年开始,政府提出建立设计之都的决定,这是一个无论对设计师还是市民来说都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

记:对建设“设计之都”有什么建议吗?

陈:深圳提出建设“设计之都”,非常现实,也很及时。这一决定也将大大促进设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如果说具体的建言,我想是要给设计师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话语权。

记:给设计师话语权,对这一点您能否解释得更为详细?

陈:争取话语权并不是索要权利,我指的是在很多方面需要设计的参与,因为设计师代表的是一种审美和品位,或者是设计师可能能提供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的形象也罢,产品品牌的开发也罢,都离不开设计师的意见。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项目中,不要让设计缺失。领导和企业家有他们的考虑,设计师也有专业审美的考虑,这就需要综合。也许花同样的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漂亮一些,甚至少花钱效果更好,我们现在有些项目很丑陋,可能是没有找设计师,或者是没有找好的设计师。

所谓话语权,其本质是代表一种专业意见,这种意见往往是基于更宏观、更前瞻、更国际化的角度去思考的。这需要一个好的沟通机制和制度,领导在某方面是专家,但在某些专业层面上未必很懂,每个人都有其知识结构的局限,需要专业人才来协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视觉的、直观的东西,往往误认为自己很懂,亲自来拍板,往往却是“皇帝的新衣”。所以我一直很反对权力审美。这不是对领导尊重不尊重的问题,更不是要和谁争夺权力的问题,这是对国家形象负责和文明进步的社会良知问题。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