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新闻

生态文明 贵州先行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hzf 发布时间:2013-08-06

这一次,贵州有备而来。

7月19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拉开帷幕。论坛由2009年起连续举办4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而成。

论坛举办前夕,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探营”贵州,如此评价: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人类社会共同努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一件能够对人类社会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

中国打开了一扇与世界对话生态文明的窗口,更多的目光投射到贵州。

“贵州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子。”省委书记赵克志说。

逐梦美丽中国,贵州砥砺前行。

先行先试,贵在持之以恒,生态文明理念在贵州生根发芽

贵州有什么?有人说:一栋楼、一棵树、一瓶酒——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大瀑布、茅台酒。

其实,贵州的宝藏远不止此。就生态、资源、环境而言,贵州“天生丽质”:

生态区位重要,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上游,水能资源充沛;

高山、峡谷、瀑布、溶洞、森林遍布,有“公园省”之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5%,森林覆盖率达42.5%;

世居贵州的17个少数民族,保存着璀璨斑斓的原生态文化遗产,被誉为“文化千岛”;

贵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3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5位;

根据最新解译遥感卫星图片,2012年贵州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评价良好。

“生态是贵州发展的优势,也是品牌。我们要把优势用足,把品牌打响。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方式,也是发展的成果。”省长陈敏尔说。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程上,贵州有生态保持比较完好的先天优势,更不乏后天的执着探索。

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剑指“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顽疾。

毕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回忆,那时人跟土地、树木像结了仇,没地就砍树开荒。即便一家有山地几十亩,依然“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试验区的成立让海雀村迎来转折。“少种多收,再没人愿意砍树开荒了。”

这源于毕节搞起了“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从对抗走向共生,生态治理的“毕节模式”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毕节经济总量也由全省挂末跃为第三。

发轫于毕节的实践,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贵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先行先试,敢为人先。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贵阳时间表”:

2007年,市委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

2008年,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发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

2009年,出台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2010年,成立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

建设生态文明,贵阳起步早、走得快,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资源型城市,10年前,由于产业的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贵阳一度被列入“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全国三大酸雨城市”。而今年前5个月,贵阳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均居前十。

建设生态文明要舍得真金白银投入。

如今每逢周末,贵阳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游人如织,以往这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漫步湿地,碧水环绕,鹭鸣鱼翔,垂柳依依,莲叶接天,宛若回到了当年陈毅元帅笔下的“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贵阳在中心城区拿出16平方公里“黄金宝地”,建成十里河滩、观山湖、小车河3个城市湿地公园。

“湿地建设投入大,看似吃了亏,但算生态账、长远账,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说。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2007年,贵阳市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明确受理国家机关、环保组织乃至志愿者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2012年11月,全国首例公民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在贵阳审结。

清镇市屋面防水胶厂倾倒30吨化工废液至一污水沟,流入公共水域。该水域由志愿者蔡长海负责监管,环保法庭确认他有原告主体资格,判决被告罚金30万元。宣判后,村民受到了启发:“再有谁敢污染,我们就去反映,不行自己告到环保法庭。”

贵阳并没有因为保护生态而影响经济发展,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还由于生态和绿色经济理念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

黔东南州也获批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全州大小河流2000多条,水质都在Ⅲ类以上。

从不以GDP论英雄,到各市州相继划定生态红线,再到成立包括司法部门在内的省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这样强有力的工作机制,贵州在探索生态文明道路上铿锵而行。

后发赶超,贵在转型发展,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魔咒”

贵州的发展引人注目:2011年、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居全国第三、二位,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领跑全国:12.6%。

有人担心,一边经济发展高歌猛进,一边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贵州是不是在“走钢丝”?

贵州有自己的省情。

虽然速度不低,但是经济总量太小。贵州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

贵州形成的共识是,只有努力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发展,既要“赶”,又要“转”,既提速又转型,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才能确保2020年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

贵州有自己的章法。

立足省情,把脉问诊,贵州认为,经济发展落后,落后在工业化上;社会发展落后,落后在城镇化上。

推进“新四化”,如何摆好发展棋局?

贵州山多、平地少,空间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

没条件“摊大饼”,更不能“家家点火、户户冒烟”,贵州思路明确:“蒸小笼”。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5个100工程”,犹如500个“小笼包”,实现特色、集聚、循环发展:

100个产业园区,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促进更多关联企业集聚发展;

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

100个示范小城镇,彰显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和文化品位特色,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

100个城市综合体,从商贸、居住、旅游、文化等方面进行功能区分,错位发展;

100个旅游景区,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带动力。

贵州的城镇化率只有36.5%,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走有山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贵州的必然选择,“城镇不求规模大,也不求楼有多高。可能穿过一条隧道,跨过一座桥梁,便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区,也可能城市之中还有田园,有山水,甚至还有经过改造提升的乡村。”这是贵州人心目中的城镇化愿景。

贵州有自己的坚持。

不是没人质疑,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是否早了点?

贵州的回答是,不能等工业化完成了再建设生态文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不通,不能走,也走不起。不走错路,避免走弯路,“坚持环保优先的理念,固守环保防线,才能既挣得金山银山,又保住碧水青山。”

坚守环保红线,贵州态度坚决:所有园区,必须配套环保设施;新上项目,必须符合产业调整要求;有重金属污染的化工项目,坚决不上;不再新上火电机组。

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贵州没有饥不择食,而是敢于说“不”。近3年,贵阳每年婉拒的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超过300亿元。今年前5个月,遵义市通过环评拒批了30多个投资项目,投资额超过40亿元。

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魔咒”,贵州正在践行自己的“良方”: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回到原始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产业升级,贵在调整结构,以生态文明理念倒逼经济发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长期以来依赖“木头财政”,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林木经济升级版。“我们现在很少砍树了,全球配置资源,技术和原材料主要靠进口。”州长廖飞最近对苗侗传统民居工厂化建造信心十足,新的改造规避了传统民居的防火性差、隔音性差、节能性差、采光性差的弊端。

打造产业升级版,贵州着力锤炼“让多彩贵州走向世界的奇兵”——旅游业。

有人戏言,以前到雷山县西江苗寨最多的是两类人:消防人员和扶贫开发人员——这儿的木房子多容易着火、生活困难需要扶贫。2008年进行旅游开发后,西江人才感到“只缘身在此寨中”:千户苗寨,依山而建,吊脚勾连,错落有致,活脱脱一处苗族文化“活化石”。2012年的游客达120万人次,购票收入4700万元。苗家人吃上了旅游饭,景区从购票收入中拿出18%发给西江村村民,户均分红1.4万元。

越来越多的苗家子弟返乡创业。侯艳江17岁离开家乡,在东莞、珠海、昆明等地辗转打工10年,干过建筑小工、业务员、服务员,回乡开了一家酸汤鱼庄,8名服务员还忙不过来,“美丽的西江是绣出来的,我的鱼庄酸汤是自己亲手酿出来的。”

26岁的李林书高中毕业后到深圳、广州打过一年工,被做银饰的父亲召回来子承父业,已在西江苗寨开了10家店,去年销售额达320万元。

2012年,贵州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5∶41∶46.5。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64亿元,年均增长13.9%。

打造产业升级版,贵州以产业生态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文明理念“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娄山关经济开发区,一片工业“梯田”蔚然壮观。正在试生产的金赤煤化工公司,原料是当地生产的高硫煤,主打产品是尿素和甲醇,厂区却干干净净,只有些微化工气味。

公司总经理万国君说,企业采用世界先进的美国GE公司水煤浆气化技术、瑞士卡萨利氨合成工艺技术、丹麦托普索甲醇合成技术,将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水、废气“吃干榨尽”。“排出的灰渣用来制砖,余热发电满足公司用电量的80%,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为加快水能、煤炭、铝土矿、磷矿等优势资源开发,贵州着力发展上下游深度融合、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跨产业协同的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一体化产业,走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打造产业升级版,贵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加法。

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贵州皓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突破原材料技术难题,成功地利用贵州丰富的铝土资源,发展LED蓝宝石衬底材料,生产出了亚洲最大的蓝宝石晶体,占据了产业链最上游,其产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贵州将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现代信息产业体系。

打造产业升级版,贵州对落后产能做减法。

针对铁合金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设备和工艺水平低、落后产能比例大等问题,贵州重点对在路边、城边、村边、景边、水边进行生产的“两高一小”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关停和淘汰。

2010年至2012年,国家下达贵州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1686.6万吨,实际淘汰落后产能1982万吨。2013年,国家下达贵州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844.9万吨,贵州计划淘汰落后产能956.41万吨。

民生改善,贵在攻坚克难,让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实惠

走进黔东南州麻江县蓝莓乌卡坪生态循环农业观光示范园,这也是100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满山遍野的蓝莓进入了收获期,粒粒蓝莓挂满枝头,深蓝醉人。

麻江县副县长黄绍海说,为确保有机蓝莓品质,麻江采取“有机蓝莓园种草—养牛—牛粪还园”的模式,兼做食用蓝莓斗鸡养殖、蜜蜂养殖等,达到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县蓝莓种植3.1万亩,今年预计产量3200吨,产值1.28亿元。下一步,麻江还将围绕蓝莓进行深加工。

麻江宣威镇翁保村的杨启勋种了40多亩蓝莓,今年开始挂果,“原来这些荒坡什么都种不成,种玉米只长膝盖高,今年蓝莓可以净赚八九万。”

小小蓝莓,催生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贵州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攻坚水利瓶颈,让群众品味清凉甘甜。

“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贵州降雨量丰富,但由于喀斯特地区“漏斗”效应,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不让群众“望水兴叹”,不让农民再遭旱灾之苦,贵州加速水利建设,2011年、2012年,贵州开工了20座中型水库。今年上半年,贵州又开工了10座中型水库。

攻坚扶贫开发,彻底拔“穷根”。

谢兰英老人世代居住的深山峡谷,老少挤在3间破旧的小木房,吃水要去远处挑,种粮“望天收”,还受地质灾害威胁。“现在赶上好政策,政府拿钱帮我们搬。”谢兰英一家现在搬到了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楼下是门面房,楼上是住房。

按国家新扶贫标准,贵州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149万人。在全国“11+3”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涉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三大片区,覆盖了65个县、80.3%的全省面积。

向贫困发起“总攻”,贵州启动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到2020年之前,将对200万居住在基本生活条件恶劣地方的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也让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得以休养生息。

攻坚石漠化治理,作别“与天斗”的无奈。

走进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镇银洞湾村,花椒清香扑面而来。极目望去,山坡披绿,花椒树随风起舞。谁能想到,这一带曾经全是石旮旯,一下雨,土被冲跑,山坡上白花花一片,全是石头。

银洞湾村曾被认为是“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57岁的村支书罗泽亮说,20多年前,这是全县最贫困的村,要种庄稼,得想办法找泥土填进石窝窝里,才能种上1窝苞谷,人均粮食不足200斤。

石旮旯里趟出致富路。上世纪90年代,银洞湾村引入花椒种植,套种核桃、金银花。如今,山坡上的花椒、核桃、金银花,既是银洞湾村的“摇钱树”,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树。“一亩花椒可以收入3000元,一般户一二十亩地,多的五六十亩。”

北盘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屏,在顶坛花椒基地拍摄的电视剧《绝地逢生》曾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贵州是石漠化重灾区,过去5年,成功治理石漠化4800多平方公里。“绝地逢生”的故事在循环上演。

绝地逢生,演绎着一个朴素而深邃的道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永葆这样一种精气神,不甘垫底的贵州人必将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