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诺族基诺族文化

基诺竹筒特点介绍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4-10-28

基诺竹筒,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

在祖国西南边陲景洪县的基诺山,山青林密,气候温和,竹楼点缀山寨,这里是基诺族聚居的地方。传说基诺人的祖先,是三国时代随孔明南征时被“丢落”的一支人马。清初文献记载为“攸乐”。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便闻讯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边走边敲边唱边舞,抬着野兽返回山寨。

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展开全部内容